探究土壤地小动物地丰富度.ppt

探究土壤地小动物地丰富度.ppt

ID:52497368

大小:1.18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08

探究土壤地小动物地丰富度.ppt_第1页
探究土壤地小动物地丰富度.ppt_第2页
探究土壤地小动物地丰富度.ppt_第3页
探究土壤地小动物地丰富度.ppt_第4页
探究土壤地小动物地丰富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土壤地小动物地丰富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鼠妇跳虫马陆蜈蚣甲螨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2.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4、探究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因素1.调查方法:2.采集方法:3.统计方法:三.用具:取样器、诱虫器、吸虫器等能否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为什么?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诱虫器采集法;简易采集法三.用具:诱虫器的选择:土壤小动物的特点: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根据这个特性,我们应选择怎样的吸虫器呢?A吸虫器的使用:虫子实施计划:1、准备:⑴、制作取样器:如图:5c

2、m⑵、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注意断口处锋利,操作时注意安全注意: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并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2、取样:⑴、选择取样点,将表土的落叶轻轻拨开⑵、如图: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平齐。⑶、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注意: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3、采集小动物⑴、用诱虫器采集:如图:①将取到的土壤样品倒置在金属网上。土壤和花盆壁之间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酒精起什么作用?使小动物固定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

3、成什么?湿棉花诱虫器⑵、简易采集法:、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或AB如果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选择哪个?如果用于实验室培养应选择哪个?4、观察和分类:⑴、观察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观察普通显微镜:四倍的物镜和五倍的目镜⑵、分类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5、统计和分析:动物名称个体数备注样本1样本2样本3××××××待鉴定××1待鉴定××26、结论:问题是2:

4、不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如何?假设: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高。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比贫瘠的土壤潮湿的土壤比干燥的土壤正常土壤比盐碱地土壤光线弱处比光照充足的地方是否设置对照?要该实验自变量是什么?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与贫瘠的土壤如何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如案例潮湿的土壤与干燥的土壤正常土壤与盐碱地土壤光照较弱处的土壤与光照充足处的土壤不同时间或空间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是否有影响呢?如何探究?同学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动物名称××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备注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样本2样本3地点×××时间×××地形×××温度待鉴定×××湿度待鉴定×××

5、统计和分析:.如果要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1、取样器:网兜、瓶子等。2、取样:定点:定量:{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每次取样数量相同巩固训练:1、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取样器取样调查法D、纸层析法2、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18种,个体数平均值109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15种,个体数平均值209,则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A、

6、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CC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A4、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取磁器,取磁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7、。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C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