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pdf

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pdf

ID:52499387

大小:3.8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28

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pdf_第1页
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pdf_第2页
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pdf_第3页
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pdf_第4页
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8卷第2期2017年3月海洋与湖沼OCEANOLOGIAETLIMNOLOGIASINICAV01,48.No.2Mar..2017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环境演变术于晓莉1,3李志忠1,2,3①靳建辉1,2,3赖海成1,3申健玲1,3苑秀全1,3徐晓琳1,3程延1,3(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3.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摘要对福建长乐东海(DH)海岸沙丘剖面加密采样,通过光释光(0sL)测年分析

2、确定了DH海岸沙丘的发育年代。在统一的时间标尺上,以粒度参数作为主要代用指标,综合对比东亚和北半球其他地区小冰期(LIA)风沙沉积记录,以及东亚冬季风变化序列、北半球温度变化序列、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福建海岸线历史变迁等记录,探讨长乐海岸沙丘发育过程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DH沙丘砂以中砂和细砂为主,总体分选极好,负偏至近对称和中等峰态,基本符合现代典型海岸风成砂的特征:(2)osL年代学分析表明,DH沙丘是近300年来的小冰期中后期发育的,这一时期总体气候特征是冬季风偏弱条件下的干冷多风,叠加频繁的人

3、类耕作活动,海岸沙丘广泛发育;(3)LIA晚期以来,DH沙丘平均粒径代表的风沙活动强度与东亚冬季风和北半球温度变化序列对应较好,但是与欧亚大陆西海岸的NAO位相变化晚期序列的相关性不明显。区域台风、风暴潮可能在短时间内在海岸带产生快速的风沙侵蚀和堆积,造成粒度记录信号的局部缺失或突变;(4)以DH沙丘为代表的海岸沙丘演变过程与区域海平面变动密切相关,可能记录了晚全新世海平面总体下降背景下的次级波动信息。自汉代以来,长乐海岸线逐渐后退,至今向东推进约5—10km,海退过程有效的促进了海岸沙丘向海进积发育。关键词海岸沙丘

4、;OSL测年;粒度特征;风沙活动;海岸演变;福建长乐中图分类号P532doi:10.11693/hyhz20160700154海岸沙丘发生于大气、陆地和海洋交互作用的地带,是记录海岸环境演变的良好信息载体(Murray.Wallaceetal,2001;Gardneretal,2006;Scheffersetal,2012)。海岸沙丘发育与沙源供应、向岸盛行风、宽广的地形空间、趋于干冷的气候条件有关(王颖,1987;吴正等,1995a;陈方等,1996;祁兴芬等,2004;刘建辉等,2006)。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

5、岸沙丘的形成时代、发育过程、沉积构造及其记录的环境演变进行了广泛研究。Tamura等(2011,2016)通过探地雷达(GPR)探测和光释光(OSL)测年综合分析,揭示了日本鸟取海岸横向沙脊在过去500年的演化过程,并指出东亚冬季风控制了海岸风沙活动。Clemmensen等(2015)研究发现,最近几百年来西北欧海岸大规模风沙活动主要发生在小冰期(LIA),与北大西洋风暴增强呈正相关,而同期NAO值为连续的负值。Clarke等(2009)分析认为,欧洲海岸和内陆(包括丹麦、苏格兰、威尔士等地)沙丘在小冰期风沙活动强烈

6、,是由于这一时期风暴潮活动增加,促进了沙物质搬运和沉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3I,41301012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福建省人民政府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U1405231号;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460号。于晓莉,硕士研究生,E-mail:xiaoli_yu568@163.tom①通讯作者:李志忠,博士生导师,教授,E—mail:lizz@fjnu.edu.cn收稿日期:2016.07.22,收修改稿日期:2016.11-192期于晓莉等:近300年来福建长乐海岸沙丘记

7、录的风沙环境演变233积。D6rschner等(2012)对台湾福隆海岸沙丘的研究表明,海平面升降和构造运动是海岸沙丘不同发育阶段的主要控制因素,大约AD700前后的气候变化以及台风活动减少等促进了海岸沙丘的稳定。本文以我国亚热带海岸沙丘主要分布区福建闽江口以南的长乐海岸沙丘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年代学分析并选用适宜的代用指标,重建福建东南沿海小冰期以来的风沙活动序列,为探索台湾海峡西岸小冰期海岸风沙活动特点及其成因寻找新的证据。l研究区概况福建长乐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0C,最热月均温27.60

8、C,最冷月均温6—10。C。多年平均降水量1382.3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年相对湿度在80%以上(谢皎如,1998;鹿世瑾,1999)。长乐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大风日数多,夏季多台风,全年≥8级的大风达30天左右。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中以NE向占绝对优势,成为研究区的主导风向,仅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