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镦弯和侧助推弯管理论与实践.pdf

顶镦弯和侧助推弯管理论与实践.pdf

ID:52500136

大小:315.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顶镦弯和侧助推弯管理论与实践.pdf_第1页
顶镦弯和侧助推弯管理论与实践.pdf_第2页
顶镦弯和侧助推弯管理论与实践.pdf_第3页
顶镦弯和侧助推弯管理论与实践.pdf_第4页
顶镦弯和侧助推弯管理论与实践.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顶镦弯和侧助推弯管理论与实践.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大容量、高参数锅炉的发展,受热面结构紧凑,要求弯管半径小,为了减少钢材的消耗,要求弯管减薄率更小。只有采用助推弯管才能满足以上要求:本文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详细阐述了助推弯管的原理和应用,并提供了合理的侧助弯和顶镦弯调整参数关键词:侧助推;顶镦弯;椭圆度;减薄量中图分类号:TK2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1—9006(2010)03—0006—05TheoryandPracticeofTubeBoostBendingandSide—pushBendingZHANGJun,FANGYou—zhoW,YANGJun(DotIgfangBoilerGroupCo.,Ltd.,

2、643001,Zigong,Sichuan,China)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largecapacityandhighparameterboiler,heatingsurfacesofboilerbecomemoreandmorecompact,whichconsequentlyrequiresasmallerradiusoftubebending.Toreducetheconsumptionofsteelmaterial,lowerthinningrateofbendedtubeisrequired.Tubeside—pushbendingist

3、heonlyoptiontorealizetheaforementionedpurpose.Thetheoryandpracticeoftubeside—pushbendingaredescribedindetail.andthereasonableadjustmentdatafortubeside—pushbendingandboostbendingarepresented.Keywords:side—pushbending;boostbending;ellipticity;thinningrate随着电站锅炉向高参数大容量的发展,为提高助推弯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较好地

4、质量、降低制造成本,要求受热面布置更紧凑,因掌握了助推弯管的方法。此,小弯管大量使用,并且为保证管材耐压强度1囊弯管原理量::量i一—:蔓要求弯管后的壁厚减薄量尽可能小。目前有关标准1.1管子弯曲时的变形已向国际标准靠拢,这就使普通弯管方法和普通拉管子在弯曲变形时(如图1),外侧壁受拉,内侧弯式弯管机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研制新的弯管模壁受压。外壁在拉应力的作用下造成管子壁厚结构,选择新的弯管方法以满足尺和壁厚减薄量达减薄甚至可能拉裂;而内壁在压应力Og的作应下标就摆在我们面前。由于目前国内对侧助推弯与顶使得管子内侧壁增厚,当薄壁管时容易造成失稳起镦弯两种弯管方式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对

5、设备参皱。同时在拉应力合力,v。和压应力合力,v2的作用数调整与弯管质量间的关系没有系统了解,因此对下使得管子的弯曲截面变椭圆,失稳herb{{0内凹或工人操作也没有明确的指导,弯管的质量也不易控内侧起皱。制。为了提高助推弯管质量,满足锅炉产品要求,对收稿日期:2010一O1—11作者简介:张俊(1968一),女,教授级高级T程师,重庆大学机械二系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现在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艺部从事工装模具设计工作。方友忠(1947一),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金属压力加T专业毕业,现在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lr艺部从事工装模具设计工作。杨军(198

6、Im),男,工程师,四川工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现在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丁艺部从事丁装模具设计工作6⋯简化上面的公式:Aln(A1)+2ln(1+Ab)=0s=26f1()前。前所以6=手=(1)(1)式可以认为是在纯弯曲状态下减薄率的理论公式。一%02顼镦弯实验与分析i一ll0:管子截面2.1对于d51x3.5、R76材料为20G的弯头试验由于测量等原因试验所得数据有一定离散度,试验时顶镦力从35Bar逐渐上升45Bar,最大椭圆度从9%下降到6.3%,最大减薄量从13.9%下降到8.9%。从整体分析来看随着顶镦力的增加,椭圆度管子受力情况和减薄量在逐渐降低。

7、对于该种规格、材质的弯头图1管子变曲变形受力图取顶镦力为45(bar)时最合理,椭圆度和减薄量都小于10%,达到DG/ALSTOM1103—2003的要求。1_2对弯管减薄率的分析判断2_2对于d51x4.5、R170材料为347H的弯头试验取弯曲截面上的一个小微元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该种规格的弯头,尽管相对弯曲半径R比较其变形前后的情况如图2所示。大,但由于材质347H不锈钢比较软,弯曲时容易失稳小微元体起皱,所以弯管时顶镦力不易过大且滑槽对管子要有足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