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ID:52507371

大小:6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8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万源市旧院小学:徐阶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快斥的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圧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的进入学习氛围。例如我在教学“修

2、一条长24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3,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厂学生们大胆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第一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多少米厂“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了多少米厂等等,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斥学因素和“内蕴”,采用多媒体等直观手段为教学“添趣S第三,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反复锤炼,尽量采用精炼、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学生喜爱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巧妙、新颖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旧中有新,新中有趣,以趣促学雹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能力所谓思维灵活能力是指:一是思维起

3、点灵活,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方向,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二是思维过程灵活,全面灵活地分析;三是概括迁移能力,运用规律的自觉性提高;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在教学实践中,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决问题过程作一个跟踪,经过观察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优等生对一道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应用各种方式进行分析遐想,然后就每一种可能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思维受阻,能马上改变思维方式。而中,差生则不然,不但想法单一、缓慢,而且思维一旦受阻,就会停止思维。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25x32”,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1)25x4x8(2)2

4、5x2x16(3)25x30+25x2再例如:“学校购进图书500本,发到各班共300本,还剩多少本厂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1)学校购进图书500本,发到各班共300本,还剩几分之几?(2)学校购进图书500本,发到各班共300本,发出了几分之几?(3)学校购进图书500本,发到各班共300本,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这样一来,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易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思维活动得到强化。通过反复大量地实践,做到一题多解,让学生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最终上升为多解归一,使学生逐步养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而分析问题、解

5、决问题。数学教材中这样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三、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比较、引导他们设想、验证,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呻寸,先用转笔刀将铅笔转成一个圆锥,然后提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个圆锥和刚才的一截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说“……二有的说“……二有的说“……”,有的说“……”,我认为同学们的设想都是合理的,接着问

6、: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空圆术圆锥、水,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手合作操作讨论,结果在操作中探索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术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接着我又问:谁能说出具体理由来?有的小组代表说:我将满圆锥水往圆术里倒,结果3次将空圆柱倒满,因此,我们小组得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术体积的三分之一。有的小组代表说:我是将满圆术水往空圆锥里倒,结果3次才倒完,因此,我得出圆术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反过来说,圆锥的体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术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创设了好的思维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操作讨

7、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创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覽因此,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就让学生在自己的天地里,放开手脚,动脑探索,动手创作,真正成为探索、创造的急先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