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杂交制种高产技术.doc

茄子杂交制种高产技术.doc

ID:52512422

大小:6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8

茄子杂交制种高产技术.doc_第1页
茄子杂交制种高产技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茄子杂交制种高产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茄子杂交制种髙产技术近年来,杂交茄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茄子杂交一代种子生产过程屮普遍存在产量不高、不稳的现象,笔者多年从事茄子杂交制种,对部分制种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使制种产量比原来提高50%以丄,并做到了丰产稳产,现将这-技术介绍如下。1隔离区和茬口安排茄子虽为白花授粉作物,但在未隔离的情况下,自然杂交率仍有3%〜7%,为确保种子纯度,制种区和其他茄子品种的距离应在200m以丄。茄子忌重茬,也不宜与辣椒、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连作,应实行4〜5年轮作,这样能明显减轻黄萎病的危害。2适时播种各地应根据其气候条件特点及吋播种,华北地区可在

2、1月屮下旬播种,长江屮下游地区可提早到1月上屮旬播种。两亲本熟性相近吋,可同期播种育苗;若两亲本熟性有差异时,晚熟亲本可适当早播,以促成双亲花期一致。为保障授粉期间尤其是前期的花粉供应,提高制种产量,一般父母本比例为1:4。播种前6〜7天,将选好的种子投入70〜80°C的热水屮,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C以下时静置浸泡8〜10h,将种皮丄的粘液洗净,用洁净湿布包好,放置温暖处催芽。茄子的发芽适温为25〜30°C,催芽期间,最好每天用30°C的温水淘洗一遍,经5〜6天,种子露尖即可播种。选晴天上午,将播种畦喷浇底水,水量以湿透营养土为宜,然后将种子与湿润细土

3、混匀,撒播,播后覆土1〜1.5cm厚,并覆盖地膜。这段吋间温室(或大棚)的适宜温度为25〜30°C,地温16〜22°C,经5〜7天幼苗即可出土。3分苗、炼苗3〜4片真叶II寸应进行分苗,行、株距皆10〜12cm。缓苗后,前期可少通风,尽量保持较高的畦温,定植前8〜10天浇水、切块,并加大通风量,进行低温锻炼,白天畦温控制在20°C左右,夜间不低于12°C04适时定植,合理密植华北地区在4月下旬,长江屮下游地区在4月上中旬定植露地,采用宽窄行或加大行距缩小株距的方式,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果率,又便于授粉操作,提高制种产量。定植必须采用高畦,定植前施足基肥

4、,667平方米施腐熟优质农家圈肥5000~6000kg>草木灰100kg,三元复合肥30kg,施后深耕20cm,耙细整平,作成1・2m宽的高畦(包沟)。按30cm株距双行栽种,随即浇水,使茄苗所带的土坨湿透,水渗后覆土埋好,一般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5加强出间管理茄子早期松土,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返苗,促进幼苗生长,灌返苗水后3〜4天进行第一次松土,整个生长期要松土3〜4次。茄子在生长期陆续结果,需要大量养分,追肥是保证茄子杂交制种丰产的主要措施Z—。在定植缓苗后,结合第一次中耕,667平方米追施硝®20kg;第二次在结果盛期,667平方米追

5、施硝鞍和过磷酸钙各10kg或磷酸二铉20kg;第三次在8月上旬,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钱20kg。在茄子生育期间,可结合灌水追肥。茄子在返苗后,应开始摘除枯黄叶和老叶,在摘叶同时,发现第一侧枝以下有腋芽要及时去掉,以免浪费养分。摘叶整枝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上部枝叶和果实生长,防止落花和病虫害发生。6去雄与授粉为提高制种产量,及早摘除门茄花,应选用对茄花、四母斗花、八面风花进行杂交,每株授粉12〜13朵花,保10个左右的果。在花开放前2天茄子的花粉都有散粉授精能力,因而去雄必须在小花莆期进行。在母本开花前2〜3天,用小银子拨开花冠,夹住花药一一拔掉,且不要伤柱

6、头。去雄一定要彻底。父本花粉的采集,应在傍晚采集第2天要开的大花請或清晨采摘初开的花,干燥数小吋后,用银子夹住花朵振动,使花粉落入盛花粉的器皿内。去雄后3天,当母本花盛开时,于8:00〜10:00和15:00〜17:00进行授粉,授粉吋用银子插住小块橡皮蘸取花粉授于柱头上,授粉后掐去一个萼片作为标记,第2天重复授粉1次,重复授粉后再掐一个萼片作标记。整个去雄授粉工作自5月底始至6月底结束,授粉结束后,及吋追肥浇水,促进果实生长,同时摘去八面风以上的花,打掉底部老叶、病叶。7病虫害防治茄子常见虫害主要有茄二十八星瓢虫、茄黄斑螟,前者主要危害叶片,后者危害顶心、

7、花請、果实,引起落花落果,果实腐烂,可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绵疫病、青枯病等,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种子消毒、与非茄科蔬菜作物4年以上轮作,及吋摘除老叶、黄叶。药剂防治:黄萎病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0.5L灌根;绵疫病防治重点是雨前和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锚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天喷雾1次,连续3次;青枯病于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每株灌药剂0.3〜0.5g,隔10卞

8、1次,共灌3〜4次。8种子采收授粉结束后约30天,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