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ID:5251604

大小:31.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12-07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钟海金(1988-),男,江西会昌县人,毕业于(全日制)赣南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函授本科)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中学二级教师,现工作单位为: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周田中学。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0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强调教师的成长,二者应该并举,不可偏废一面。新课程改革在做到关注学生发展的这一点上,是通过让同学参与到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体现的。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授业者的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同时要一改以往严肃的课堂氛围,要善于营造活跃的课程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

2、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思考探究。在兼顾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侧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逐渐培养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在做好强调教师成长的这一点上,需要依据课改目标和课堂教学评价目标来进行。评价教师的课程教学结果,实质就是通过此,来了解和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进行相应的改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成长也可以通过制定兼顾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并结合课改的改革内容制定教师的个人实际的发展目标,进行目标考核,促进其加快改革。再者是重视以学定教,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以学生的“学”

3、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大力倡导“以学论教”,以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的改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汲取知识,更多的培养自身独立思维模式。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教学的生态系统在课程毋庸置疑的是,将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四个因素动态相互结合的“生态系统”是课程。在此系统内,教材是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如何让教材的作用发挥最大需要教师在课程上引导和辅助学生;作为主体的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和配合老师,老师不光是教授课程的基础知识,更多的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行为,注重开发学生的发散

4、思维。课程的学习活动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就吸收好应学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课程体验,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发散思维模式。2.具有内在价值的学生是独立存在的10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的工具,而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参与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性和自主性的,每个学生的创造力都是无穷的,要强调学生的内在价值,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自己自觉的参与课程教学中去,促进自身的学习与健康成长。3.知识体现主观创造性新课程的课改不只注重知识技能仅为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而是侧重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学习和掌握它,养成自己的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思维,并由

5、此构建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思维模式,从而促进自我进步与提升。要通过此,将课本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原理性知识灵活的运用,规范自己的认知,真正的学活、学懂书本知识。4.要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通过新课改的施行,要让学生清楚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主动的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旁观。学习能够让我们从无知变为学富五车,能让我们养成科学的认知观念,构建积极乐观的人生心态,培养科学合理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应该侧重创设一定的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源于生活情境和不断的长期实践,因此每个学习者更应该主动的参与,只有实践才能很好的把握和运用,才能真正的学习到知识。5、教学目标和方

6、法应该转变10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将知识与技能,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相结合相统一。新课程课改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独立思考、探究,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以此为参照,教学方法要更注重学生的亲自参与,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设置情景等让学生亲临体会,将严肃的学习氛围变为欢乐氛围,这样更利于学生学习和汲取知识。三、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严重。虽然已经倡导和施行新课程课改,教师也将新课程引入课程中,但是根究反馈的学习情况,就不难发现,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在授课课程中,只是形式上的施行新课程课改,缺乏相对实质性的改变。一如往前,教师

7、仍旧在课程上是一言堂,也没有给学生留有充裕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少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引导;反观学生,对于学习,自身的主观积极性仍不够,虽然有些教师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但是学生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并未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10(2)教学过程中滥用情境化教学。教学情境是老师为了支持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的初衷是为了,将原本粗糙的、抽象的教学知识变为生动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