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培训课件.ppt

急救护理学培训课件.ppt

ID:52530099

大小:4.59 MB

页数:91页

时间:2020-04-09

急救护理学培训课件.ppt_第1页
急救护理学培训课件.ppt_第2页
急救护理学培训课件.ppt_第3页
急救护理学培训课件.ppt_第4页
急救护理学培训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救护理学培训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急救护理学南昌理工学院饶萍EmergencyNursing第一节概述定义:急救护理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各类急性病,突发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特点:专科性综合性实践性内容: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护危重症监护第一章绪论一、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一)急救护理学起源1854-1856年间的克里米亚战争(英、俄、土耳其)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二)国际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美国是急诊医学的发源地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救医学为独立的医学学科后,急救护理成为重要学科。急救的含义:抢救生命

2、、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病时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三)我国急救护理的发展建立急救站成立急救中心统一急救呼叫号码二、急救护理在护理学的作用(一)扩大了护理学的应用范畴在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础上扩大到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二)代表了现代护理水平三、急救护理学的范畴(一)院外急救(二)急诊科救护(三)危重症监护(四)灾难救护(五)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六)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第二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定义: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

3、科“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任务(一)急救中心(站)主要任务(二)医院急诊科(室)主要任务(三)急救站主要任务二、急救医疗体系管理(一)完善急救通讯网络(二)保障急救运输工具(三)现场急救人员的组成和物资供应(四)现场救援与转运(五)社会急救第三节急救护理工作特点与人员素质要求一、急救护理工作特点时间性复杂性社会性多学科性条件性二、急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一)思想素质(二)业务素质(三)管理素质(四)心理素质(五)身体素质思考题什么叫急救护理学?急救的含义?哪一年通过了《中华人

4、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全国统一急救呼叫号码?急救护理学的范畴?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急救护理学起源?国际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独立的学科?哪一年?第二章院外急救定义: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医疗救护。也称初步急救。第一节概述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它的成功率标志着国家的急救医疗水平、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救与互救能力。(一)院外急救的社会意义(二)院外急救的医学意义(三)我国院外急救发展要求二、院外急救的特点(一)社会性强、随机性强(二)时间紧迫(三)应急性强(四

5、)病种复杂(五)现场急救条件差三、院外急救任务(一)对呼救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和运送(二)对各类灾难遇害者进行院外急救(三)特殊任务的救护值班(四)急救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时间就是生命四、院外急救的原则(一)先排险后救护(二)先重伤后轻伤(三)先救治后运送(四)急救与呼救并重第二节院外急救设置与模式一、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1、城市急救中心的数量2、地点3、急救服务半径4、反应时间二、基本设备(一)通讯系统1、急救通讯必须保持通畅2、急救通讯应该建立通讯联网3、急救通讯网络的现代化建设(二)运输1、普通型救护车2、监护型救护车3、特种救护

6、车4、急救通讯指挥车(三)急救物品1、医疗设备2、急救用品3、急救药品三、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模式类型北京急救院外院内结合型上海急救集中性院外指挥型重庆急救院外附属医院型广州急救单纯性院外指挥型香港急救附属消防型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卫星定位GPS上海青岛天津武汉广州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我国大多城市采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外貌北京急救中心Timeislife急救网站第三节院前急救护理一、现场评估与伤员分类(一)现场评估定义:当患者突患急危重病或遭到意外伤害时,护理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的过程。1、现场查看2、注意安全3、

7、个人防护(二)呼救定义:在事故发生现场,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后需要立即救护,同时立即向专业急救机构(EMS)或附近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医疗部门、社区卫生单位报告,常用的急救电话为“120”,然后急救机构立即派出专业救护人员、救护车至现场抢救的过程。1、救护启动2、呼救电话须知3、单人及多人呼救(三)伤员判断定义:快速评估伤情,是在最短的时间判断伤者多少、伤势轻重,以及救护能力,为尽快救护打下基础。1、意识2、瞳孔3、气道4、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体温5、一般状况观察:头颈部躯干部四肢部(四)伤员的分类与标记(五)分流轻、中、重度

8、患者与死亡者二、现场救护原则注意1、安置体位2、保持气道通畅3、松解衣物4、外伤救护5、伤口包扎前的初次处理6、建立静脉通道7、应激心理干预三、转送护理(一)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1、担架2、轮椅3、平车4、救护车(二)转送途中监护1、转送前准备2、搬运3、体位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