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探究

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探究

ID:5253816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探究_第1页
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探究_第2页
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探究_第3页
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探究  摘要:隧道施工扰动土层,必然造成相应的地层变形,在不同条件下变形特点表现出较大差异。本文以厦门市明发商业广场嘉禾路地下行车通道施工为依托,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地表沉降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城市超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地表沉陷的施工措施。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城市超浅埋隧道;地表沉降;监控量测;浅埋暗挖中图分类号:TU457文献标识码:A1.前言地下工程开挖不可避免地对岩土体产生扰动,势必引起地表沉降和变形,地表沉降达到

2、一定程度时将影响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地面交通复杂、建筑及管网密集的城市中进行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规律及控制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1]。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变形及其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损害,有必要对地表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由此作出正确预计[2]。2.浅埋隧道上覆地层变形的基本规律4影响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因素很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大小不仅与隧道的埋深、断面尺寸和施工方法、支护方式有关,而且受地层条件的影响。Peck(1969)通过对大量地表沉陷数据及工程资料分析后,首先提出地

3、表沉降槽似正态分布的概念,认为地层移动由地层损失引起,在不排水情况下,隧道开挖后所形成的地表沉降槽的体积应等于地层损失的体积。该隧道断面形式为平顶矩形结构,跨度大、超浅埋,受地面动静荷载影响大,且地中管网密集,开挖中要严格控制地表沉降。从控制地层变形的角度出发,设计采用控制地表沉降效果较好的CD工法,但由于该工法工序繁多,结构受力复杂多变,施工中,结构内力亦经多次应力转变,技术难度较大。考虑到工期及工序问题,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采用全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开挖时保留核心土,必要时加设临时支撑。4.隧道施工引起的地

4、表变形规律4.1变形监测系统设计4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从隧道结构拱顶向上传递至地表,为进一步分析地层变形规律以及地表沉降与拱顶下沉的关系,分别在隧道结构拱顶以及隧道上方地表设置了沉降观测点。拱顶沉降点布置在结构顶板中线及左右各两米位置,每断面布置3个拱顶沉降测点;隧道结构上方横向地表沉降监测点按开挖影响范围布置,监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纵向监测断面在暗挖段共布置6个监测断面。4.2变形规律分析1)地表沉降横向分布规律隧道施工引起的各监测断面地表沉降横向分布规律基本相同,近似成一正太分布曲线。

5、对比图3中a、b两个监测断面地表横向沉降槽曲线可以看出,地表最大下沉位置在隧道轴心附近,向两侧逐渐减小,由于本隧道为平顶结构,沉降槽顶点不一定正好位于轴心处。地表沉降槽的宽度为16m(约等于4i),在沉降槽的边缘,地表沉降值已趋于零。根据式(2),沉降槽宽度与地面至隧道中心的深度即隧道埋设有关,隧道埋深越大,开挖在地表的影响范围越大,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的宽度也越大,本隧道埋设最薄处仅1.79m,开挖影响范围约为通道开挖宽度的2倍。3)隧道在开挖期间地表下沉值约占地表总下沉值的46%;初支后至二衬施工前期间下沉量约

6、占总下沉量的39%;二衬后,地表沉降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该时段的地表沉降值约占总下沉量的15%。4)本隧道埋深浅,上覆土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开挖引起地层损失较大,拱顶下沉及地表沉降均较大。因此,开挖前进行预加固极为重要,设置的密排长管棚是本隧道能成功开挖的关键。4参考文献[1]阳军生、刘宝琛.城市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2]张顶立、黄俊.深圳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层变形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5):578-583.[3]R.B.Peck(1969.De

7、epexcavationsandtunnelinginsoftgroundmstateoftheartreport7thInt.Cont.OnSoilMench.andFdnEng,MexicoCity:225-290[4]魏建文.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分析及现场监测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8.[5]王新征.既有铁路下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的控制与监测[J].铁道建筑,2008.11:32-34.[6]吴波、刘维宁.城市浅埋隧道施工性态的时空效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3):340-34

8、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