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教案+反思:5 守株待兔.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教案+反思:5 守株待兔.docx

ID:52539919

大小:33.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教案+反思:5 守株待兔.docx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教案+反思:5 守株待兔.docx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教案+反思:5 守株待兔.docx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教案+反思:5 守株待兔.docx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教案+反思:5 守株待兔.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教案+反思:5 守株待兔.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守株待兔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会读4个会认字,会写9个会写字.2.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3.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懂得不能存在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懂得不能存在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鼓励学生查字典了解“寓言”的意思.(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

2、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2.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议,做补充性指导.)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是用古人的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如《滥竽充数》、《掩耳盗铃》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学生齐读.)1.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写出这些故事的题目.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一)字词教学:读准字音.1.出示本课生字(宋sòng耕gēng释shì冀jì)

3、,读准字音.2.看拼音写字词,把课文补充完整.用“/”标出朗读时的停顿.2.重点指导“耒”.(1)课件出示: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汉字演变的经过记忆字形.耒是象形字,金文依照农具的样子而成,小篆的形体结构更规矩,将这个字的上面演变成三个横,直到最后简化成楷书,就成了现在的字形.(2)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记住这个字的写法.3.学习生字“冀”.(1)与“翼”比较有什么不同?(2)怎样记这个字?提示:“翼”有翅膀的意思.“冀”又是河北省的别称.使学生能根据字义的不同正确区分两个形近字.(3)指导书写:“冀”汉字是方块字,观察怎

4、样写才能把字写成方块字?(4)反馈.根据学情有针对地提醒.(二)朗读教学:读通句子、读出停顿.1.自读,读准字音.2.指名读,纠正字音.确定多音字读音.3.再读课文,读出停顿.(1)回忆如何朗读文言文?(语速缓慢,停顿多)学生自由练读,试着读出停顿.(2)指名朗读,根据学情引导学生读准停顿.重点指导: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sòng()人有gēng()者,田中zhūchù有(),兔走

5、()jǐng株,折()而shì死.因()其耒shǒu而()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4.学生练读.5.指读、评价、齐读.三、细读课文,了解文意.(一)回顾学法: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2.小组交流学习.3.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1)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预设一:①株:树桩.②触:抵,撞到.③走:跑.④折:折断.⑤颈:脖子.⑥因:于是,就.⑦释:放下,释放.⑧耒(

6、lě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古代称犁上的木把.⑨冀(jì):希望,希冀.⑩复:又,再.得:得到.为:被,表示被动.身:自己.笑:笑柄.预设二: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因:于是,就.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预设三: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自己.为:被.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兔子不可以重复

7、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3)师生对读,教师读翻译,学生读原文,加深对课文大意的理解.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4)指导朗读:除了语速慢,适当停顿,还可以把你想要强调的意思重读,这样就更能读出古文的韵味.四、作业:练习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二、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悟寓意.1.读课文,想想可以扩充哪些内容?2.师引导想象:(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可见兔

8、子当时跑的怎样?(特别快).有哪些词也表示快的意思?(快如闪电、风驰电掣、快的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