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汽车基础.ppt

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汽车基础.ppt

ID:52544869

大小:10.48 MB

页数:62页

时间:2020-04-10

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汽车基础.ppt_第1页
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汽车基础.ppt_第2页
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汽车基础.ppt_第3页
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汽车基础.ppt_第4页
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汽车基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汽车基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通安全及汽车知识——公共选修课程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第二章汽车基础本章内容 第一节汽车基础知识2.1.1汽车导论2.1.2汽车基本构造与原理2.1.3汽车设计与制造过程第二节汽车性能2.2.1汽车使用性能2.2.2汽车安全性能第一节汽车基础知识2.1.1汽车导论2.1.2汽车基本构造与原理2.1.3汽车设计与制造过程2.1.1汽车导论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至今100余年期间。目前,全世界有8亿辆汽车在陆地上行驶,并且以每年几千万量的速度增长。预计2050年将达到20亿辆。没有哪种机械产品像汽车那样对社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

2、远的影响。汽车发明近代汽车发明是德国人卡尔·本茨(Carl·Benz),在1886年公开试车“本茨1号”样车,单缸两冲程汽油机,装载一辆三轮车上,每小时行驶15公里。汽车大规模生产和销售1913年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生产线,福特T型车生产了1500万辆。1923年美国2/3的家庭拥有这款车。汽车类型汽车是由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其主要用途是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汽车分类方法很多:按用途、动力装置类型、行驶道路条件等。汽车按用途分类(GB/T3730.1-19

3、88年标准)⒈普通运输汽车(排量、长度、总质量)⑴轿车:个人使用、载运少量乘员(2~9人)微型轿车≤1.0L普及型轿车>1.0~≤1.6L中级轿车>1.6~≤2.5L中高级轿车>2.5~≤4.0L高级轿车>4.0L⑵客车:公共服务使用、载运较多乘员(9人以上)微型客车≤3.5m轻型客车>3.5~≤7.0m中型客车>7.0~≤10m大型客车>10~≤12m特大型客车铰接式与双层⑶货车:载运货物微型货车≤1.8t轻型货车>1.8~≤6.0t中型货车>6.0~≤14t重型货车>14t⒉专用汽车(用于某种或某些专门作业任务)⑴作业

4、型专用汽车救护车、消防车、环卫车、电视广播车、(供水、燃气)抢险车等。⑵运输型专用汽车冷藏车、自卸车、集装箱车、(燃油、燃气)罐车等。⒊特殊用途汽车⑴竞赛汽车一级方程式F1赛车⑵娱乐汽车旅游房车、高尔夫球场车、海滩车等。汽车按用途分类(GB/T3730.1-2001年标准)⒈乘用车:载运乘客及随身行李和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不超过9个座位。其中⑴~⑼种为原标准中的轿车。⒉商用车⑴客车: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包括驾驶员超过9座⑵半挂牵引车:具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⑶货车:载运货物汽车按动力装置类型分类:⒈活塞式内燃机汽车⑴汽

5、油车⑵柴油车⑶液化石油气车⑷天然气车⒉电动汽车⑴纯电动汽车⑵混合动力汽车⑶燃料电池汽车⒊喷气式汽车⒋太阳能汽车2.1.2汽车基本构造与原理一.汽车总体构造㈠汽车的组成部分汽车是数以万计的零件所组成的交通工具,其总体结构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与电子设备四大部分组成。⒈发动机:使输送进来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的部件,是汽车的动力装置。“汽车的心脏”⒉底盘:接受发动机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⒊车身: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部件。⒋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仪表、汽车照明与信号、汽车辅助电

6、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㈡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现代汽车按发动机位置分为下面几种布置形式:⑴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⑶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⑷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⑸全轮驱动(nWD)越野汽车特有的形式,通常发动机前置⑴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采用的形式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现代大多数轿车盛行的形式⑶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形式⑷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方程式赛车和大多数跑车采用的形式⑸全轮驱动(nWD)越野汽车特有的形式,通常发动机前置㈢汽车行驶基

7、本原理汽车行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驱动条件和附着条件。⒈驱动条件汽车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才能正常行驶。⑴驱动力: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施加在驱动车轮上,力图使其旋转,车轮与路面接触处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方向和行驶方向相反。车轮与路面附着作用,路面对车轮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这就是汽车行驶的驱动力。⑵滚动阻力:由于车轮滚动时轮胎和路面两者在其接触区域发生变形而产生。⑶空气阻力:汽车前后气流的压力差,以及空气与车身表面摩擦产生。(随车速增高而增大)⑷坡度阻力:汽车在坡道上其总重力沿坡道方向的分力。(上坡为正、下坡

8、为负、水平为零)⑸加速阻力:加速惯性力。(加速为正、减速为负、匀速为零)⑹驱动力与总阻力的关系(驱动条件)驱动力=总阻力①水平道路匀速行驶:F驱动=F滚动+F空气②水平道路加速行驶:F驱动=F滚动+F空气+F加速③上坡道路匀速行驶:F驱动=F滚动+F空气+F坡度④上坡道路加速行驶:F驱动=F滚动+F空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