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国海潮流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

东中国海潮流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

ID:5254653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东中国海潮流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_第1页
东中国海潮流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_第2页
东中国海潮流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_第3页
东中国海潮流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东中国海潮流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中国海潮流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  摘要:本文建立了东中国海潮波三维数值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得到该海域表层、中层、底层的半日分潮流M2和全日分潮流K1分布场以及潮流类型分布图,并对潮流的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东中国海潮流类型垂直变化潮波包括潮汐和潮流,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水平方向的海水流动称为潮流。潮流是是海水的基本运动之一,也是海洋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潮流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模型建立模式的计算区域为117

2、°30′(E~131°E,24°30′(N~41°N,包括渤海、黄海、东海、东海陆架坡、琉球以东西北太平洋和部分日本海,开边界选取如图1所示。研究区域的地形资料,包括来自NOAA的全球地形资料,长江口、江苏北部沿海、渤海的海图资料。开边界处采用松本国家天文台的海洋潮汐预报模式NAOTIDE提供的水位数据,水位、流速验证采用2008年潮汐表的潮汐和潮流数据。4采用ECOMSED模式,网格水平分辨率为1′×1′,垂向在?滓坐标下分三层。主要研究天文潮及其传播变形的模拟,因此采用正压模型,温度和盐度为常数,亦不考虑风场和海气交换等因

3、素,故表面热通量、盐通量、风应力分别赋为零值。经过反复试算调试,90个站点的水位和18个站点的流速、流向验证,所得计算结果较为满意。潮流垂直结构特征1、分潮流椭圆的垂直变化这里以M2、K1分潮流为例,研究分潮流最大流速及方向、椭圆率随水深的垂直变化,图2—图7为表层、中层、底层M2、K1分潮流椭圆图。从图2可以看出M2分潮流强潮流区在朝鲜西海岸,最大潮流速超过1.0m/s。渤海海峡东侧、莱州湾沿岸、东海东南部的比较弱。M2分潮流的主轴方向与潮波传播的方向一致,潮流主轴在东海为东南向西北,进入黄海后慢慢转为南北方向。台湾海峡、对

4、马海峡、济州海峡、渤海海峡,潮流主轴与海峡走向一致,在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朝鲜半岛西岸的海湾,潮流主轴与海湾中轴线基本平行,在这些海域,潮流椭圆扁平,为往复流或具有明显往复流的性质。在台湾海峡以北的东海南部海域、黄海中部海域也存在往复流,而在长江口外至朝鲜半岛之间的广阔海域,流速大,旋转性强。4从图3来看,在台湾海峡、杭州湾、朝鲜半岛西海岸、渤海海峡、渤海湾海域,全日潮流椭圆率最小,为往复流。东海中部的椭圆最接近于圆,潮流旋转性强。K1分潮流最大流速出现在渤海海峡和对马海峡,而东海的较弱。对比可以看出,最大流速的量值随深度

5、而减小,全日潮流的变化较半日潮流快得多。从表层到中层,半日分潮流最大流速在一些海域变化比较快,变化大的约20-30%,有些海域基本不变,而全日分潮流流速则普遍减小了60-70%左右。半日分潮流最大流速方向从表层到底层有偏转现象,在大部分海域,偏角很小,在东海中部基本不变,但在朝鲜半岛西南端与济州岛附近海域,方向变化很大,达到80°左右。全日分潮流在整个海域,最大流速方向都基本不变,只在北黄海中南部、济州岛附近、对马海峡有很小的偏转。对比表层与中层的椭圆图,在北黄海和渤海北部,潮流椭圆的长轴比短轴减小的比较快,而有些地方短轴还增

6、大了,故椭圆率明显变大。其他海域则变化不明显,但有增大的趋势。2、潮流性质垂直变化与潮汐分类的方法类似,潮流依据变化情况分为规则半日潮流、不规则半日潮流、不规则日潮流和规则日潮流4种潮流类型。判断依据公式,其中,W是分潮流的平均最大流速。4图8—图10为表层、中层、底层潮流类型图,图中等值线0-0.5之间的区域为规则半日潮流,0.5-2.0为不规则半日潮流,2.0-4.0为不规则日潮流,4.0以上为规则日潮流。对比可见,在东海外海和黄海中部区域,表层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变为中层的规则半日潮流,有的地区(如烟台东北方的海域)表、中

7、两层的不规则日潮流的分布范围不太一致,也就是说该处存在一区域,表层为不规则日潮流,变至底层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底层相对中层而言,规则半日潮流的区域范围更大一些。造成潮流性质垂直变化的原因,是日潮流最大流速(WK1+WO1)的垂直变化大于半日潮流最大流速(WM2)的垂直变化所引起的。也有的垂直变化更为显著,表层为不规则日潮流变到底层为规则半日潮流。结束语根据理论分析,无论半日潮流或全日潮流,分潮流的椭圆率均随着接近海底而增加,而比较模拟结果发现椭圆率的变化确实如此。随着水深的增加,潮流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包括流速大小、流速方向、

8、旋转方向,全日潮流最大流速的垂直变化大于半日潮流最大流速的垂直变化,使得潮流类型随之发生改变。(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