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三 第2课时 物质地化学变化--杨.doc

专题复习三 第2课时 物质地化学变化--杨.doc

ID:52546720

大小:1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8

专题复习三 第2课时 物质地化学变化--杨.doc_第1页
专题复习三 第2课时 物质地化学变化--杨.doc_第2页
专题复习三 第2课时 物质地化学变化--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三 第2课时 物质地化学变化--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第2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与应用南昌市育英学校杨晓丽教学内容:质量守恒定律能力要求:重点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探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教学课时:1课时知识要点: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解释:(1)微观方面: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各种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2、和个数都没有改变,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2)宏观方面: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组成的物质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均不发生变化。3、完成实验报告或进行实验评价,探究“物质了生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尤其是探究能力、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4、通过分析物质的组成以及一些实际问题,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典型例题:1、下列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3、()A10克水变成10克冰B9克水完全电解生成1克氢气和8克氧气C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D5克糖放入25克水中得到30克糖水[解析]要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应首先判断题给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其中只有B属于化学变化,其他三项为物理变化或能量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答案]B2、加热辰砂和铁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到汞和硫化亚铁,则辰砂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汞B汞、铁、硫C汞、硫D硫[解析]解答本题要从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原因入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在反

4、应前的物质中也一定含有。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上述反应可以写成:辰砂+铁===汞+硫化亚铁,生成物中含有汞元素、铁元素、和硫元素,反应物中已经含有铁元素,所以辰砂中一定含有汞元素和硫元素,可能含有铁元素。[答案]C3、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主要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人认为可以在水中加某种催化剂,就可以使普通的水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石油,从而解决能源危机。请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解析]判断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答案

5、]不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碳元素,不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含碳元素的石油。课堂练习:1.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

6、0mLC.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D.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3.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镁带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4.,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合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

7、价均不变)。(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_____价,YmOn的化学式是_____。(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5.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