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内容概述.pdf

论文内容概述.pdf

ID:52557408

大小:29.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8

论文内容概述.pdf_第1页
论文内容概述.pdf_第2页
论文内容概述.pdf_第3页
论文内容概述.pdf_第4页
论文内容概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内容概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章結語壹、論文內容概述本論文嘗試以較深入的角度研讀了李永平各部小說,嘗試探討更多意義。第一章討論了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試圖闡述李永平小說研究的多樣性。在研究現況觀察一節中,本論文則嘗試蒐集並分析了目前重要論者如如王德威、劉紹銘、李奭學、余光中、黃錦樹、林建國和張錦忠等對李永平作品的探討。在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李永平的小說一直反覆書寫漫遊和女性兩大主題,而這兩個主題一直未有論者進行過系統的討論。因此本論文就從這兩大主題切入,試圖從中發展出新觀點(詳見下文)。研究方法一節則闡述了本論文運用何種方式研究李永平小說,同時也介紹了本論文援引了哪些理論作為分析的導引。本論

2、文的第二章〈論漫遊〉嘗試分析了李永平為小說人物所塑造的漫遊空間特質,同時也討論了不同作家所賦予「漫遊」概念的不同意義。李永平所塑造的台北空間具有極獨特的特質。首先,他運用去熟悉化的概念挑戰了讀者對台北的認知,使讀者讀起來產生怪異的感覺。其次,李永平也讓小說人物不斷在台北街道遊逛,捕捉台北社會的怪象。但作者又不對這些社會現象作深入的描寫,往往只不斷重複和強調小說人物看路人、看熱鬧、吃喝遊逛。這樣的書寫方式的結果是,李永平雖然寫了五十萬字的長篇巨著《海東青》和二十餘萬字的《朱鴒漫遊仙境》,卻沒有寫出任何壯闊和複雜的情節。這是李永平的長篇小說的最大特點。李永平也在小說中為將台北

3、塑造成一個色情城市,採用了符號拼貼的書寫方式,這使小說幾乎沒有情節的推展,而只有符號的堆砌。從波德萊爾到班雅明,再到李永平,他們每個人都豐富了「漫遊」的意義。波德萊爾筆下的漫遊者充滿熱情,也熱愛人群、社會。漫遊者可以在熱鬧的街道中找到創作的能源。因此城市生活讓波德萊爾感覺充滿樂趣與歡愉。而班雅明則另有不同的詮釋。他從反思資本主義社會對遊手好閒者的影響,認為遊手好閒者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產生不協調的感覺。而李永平的人和班雅明的遊手好閒者有數項相似之處,但李永平也賦予人更豐富的意義──人思鄉的情緒,以及回家的欲望。他也從側面描寫了資本主義社會帶來的弊端。在一個重視商品經濟的社會裡

4、,身體也可成為商品。重視利益、道德淪喪的資本主義城市也導致種種社會亂象的發生:立委打架事件、日本遊客千里迢迢來到台灣尋花問柳、雛妓問題嚴重化、嫖客的種種癖好等。接著筆者分析了李永平和朱天心書寫漫遊方式的差異。兩人的處理方式的最大歧異點在於:《古都》的漫遊者在漫遊時思想不斷逸出台北當下時空。而李永平筆下的漫遊者逗留在同一個時空中,形體或思想都沒有跳脫小說中的台北空間。筆者認為這項差異在於兩人生活背景的不同。在這一節中,筆者分析了兩人生活背景的差異,同時探討了這種差異如何影響了兩人的漫遊書寫的風格。第三章〈李永平小說的時空美學〉探討了李永平的三部小說《吉陵春秋》、《海東青》和

5、《朱鴒漫遊仙境》空間和時間的藝術處理方式。在分析李永平的空間美學時,本論文採用了認知地理學中的心象地圖理論,探討李永平如何以台北作為描寫的藍本,塑造出他個人的心象地圖。而李永平也以符號建構的方式,分別在《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兩部小說中形塑了鬼域和童話仙境兩個空間,描述的重點是台北的色情場所。筆者在這一節中分析了小說中的台北和吉陵鎮的空間特質,認為三部小說中所呈現的城市空間透露了李永平的神州想像,同時他把心目中的神州印象投射在台北和古晉兩個城市之上。至於時間美學方面,李永平的《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使用了循環機制這種古代神話文本的結構技巧,形成了這兩部小說獨特的時

6、間美學。《吉陵春秋》的時間美學處理方式更是獨特。李永平在這部小說中「曲線化」了線性時間,讓小說呈現出紆迴曲折的時間狀態,使時間處理變得更複雜。第四章主要探討小說中女性主題的處理。幾乎每部李永平的小說都顯著刻劃女性悲慘的命運。在《拉子婦》中的婦女都刻苦耐勞、堅韌不拔,大部分時候都是家庭的主要支撐者。而《吉陵春秋》、《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則描寫了女性在性方面所承受的欺凌和迫害。本章共分為五個小節,分別討論了小說中「母親」的意義、女性與性的聯繫、女性與污穢物的描寫,以及觀音形象的探討。此外,李永平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年齡不斷年輕化的現象,也是本章的討論重點。論文提及李永平小說

7、裡面女性主題的幾個特點。首先,李永平的小說重心大都圍繞在女性身上,男性形象相當模糊。在危難發生時,他們總不在女性身邊,一般都是女性默默承擔所有苦難。李永平小說中出現許多寡母-獨子的家庭結構,例如〈支那人-圍城的母親〉、〈黑鴉與太陽〉,以及《吉陵春秋》等。李永平早期小說對母親的描繪多是具體的母親形象,到後來以象徵的書寫手法取而代之。本章在談論到女性與性方面的描寫時引用了凱特‧米利特的理論來探討李永平小說中女性的遭遇,發現女性的性已被非人格化為一種階級的和自然的屬性。至於在討論污穢物描寫時,本論文則採用了朱莉婭‧克里斯蒂瓦討論卑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