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2015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ID:52557509

大小:7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2015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2015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2015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2015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2015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分×8=24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B.高粱酿酒C.玻璃破碎D.干冰升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锈B.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用活性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铁合金是一种纯净物3.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为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袋B.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地沟油对人体有害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为保障食品安全,杜绝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

2、应大量施用化肥5.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X+C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6.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②中一定有盐参加参加反应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

3、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7.小明同水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本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中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③④C.③⑤

4、D.④⑤8.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明其成分,小明按下图所示的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氧化铜;⑤若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6分)28.(4分)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

5、验装置如图2所示。⑴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电子;⑵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9.(4分)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NaOH、Na2CO3、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S/g)t℃NaOHNa2CO3NaCl0427.135.7105112.235.82010921.836.03011939.736.3 表2 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NaOHNa2CO3NaCl17.3<0.010.1  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⑴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

6、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⑵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⑶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推测的依据是                  30.(7分)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如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7、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红;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⑴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从C到D液体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⑵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⑶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⑷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      ,过滤;再向滤液中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