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的经验证据_郝云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df

视角的经验证据_郝云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df

ID:52563828

大小:649.7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8

视角的经验证据_郝云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df_第1页
视角的经验证据_郝云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df_第2页
视角的经验证据_郝云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df_第3页
视角的经验证据_郝云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df_第4页
视角的经验证据_郝云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角的经验证据_郝云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年5月May,2010第5期(总266期)ChinaIndustrialEconomicsNo.5【工商管理】董事会结构、公司治理与绩效———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的经验证据郝云宏,周翼翔(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在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以往文献大都先验地把董事会结构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并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静态关系。本文以我国1999—2008年间沪、深两市50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控制住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发现:在当期,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绩效无明显的促进效应,不过绩效对董事会独立性却呈现出显著

2、的反馈效应;董事会独立性与绩效之间存在着跨期联系,独立董事比重的提升虽不必然导致绩效的提高,但绩效的提高却导致了董事会独立性的下降;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加对绩效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有负面的倾向,从长期来看表现的是正面性;无论是长期还是在短期,董事会规模与绩效均无显著关联。[关键词]董事会结构;公司治理;绩效;内生性[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10)05-0110-11一、引言董事会作为联结股东与经理层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司绩效和股东利益,故长期以来,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一直是国内外

3、财务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尽管相关文献非常丰富,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仍处在争议之中,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针对这个问题,DavidsonandRowe(2004)、Wintokietal.(2010)认为以前的研究结论之所以差异很大,除了缺乏清晰的概念定义、获取数据时间上的不一致以及依赖不完美的研究模型外,还可能受到两个问题的困扰:一是没有考虑到董事会结构的内生属性;二是忽略了董事会结构与绩效之间存在跨期影响的可能。即董事会结构是动态内生的,在实证中若不加考虑,获得的估计系数往往是有偏的,这在作者以及Tang(2007)、BhagatandBolton(200

4、9)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确认。国内学者中,较早关注该问题的是于东智(2003)、于东智和池国华(2004),他们认为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可能具有“时滞性”,不过此假设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上的支持。后来,李汉军和张俊喜(2007)、丁平(2008)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选用不同的估计方法,对上市公司绩效和董事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做了进一步探讨,结果发现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影响存在长达3年的滞后[收稿日期]2010-04-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批准号704720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公

5、正的多水平建构与互动效应研究”(批准号70601024)。[作者简介]郝云宏(1962—),男,陕西宜川人,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翼翔(1976—),男,安徽枞阳人,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110效应。董事会规模的跨期影响虽然不如董事会独立性那样显著,但确实有证据表明二者之间的作用并非仅停留在当期。总的说来,正如DavidsonandRowe(2004)等人所言,二者之间是一种动态内生(DynamicEndogeneity)或跨期内生(IntertemporalEndogeneity)的关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的研

6、究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在实证方法的选择上,大多数文献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FE),而根据Wintokietal.(2010)的模拟分析,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FE估计得出的系数是有偏的。基于此,本文拟采用GMM估计重新考察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动态内生性关系。二、动态内生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对董事会结构与绩效关系跨期作用的机理研究中,HermalinandWeisbach(1998)认为董事会结构的形成是股东与管理者之间讨价还价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由过去的绩效决定。MclntyreandMurphy(2008)则把这种讨价还价看做是管理者与CEO之间的博弈过程:

7、在第一阶段,管理者并不清楚CEO的能力如何,他们只能凭借前期绩效对CEO的能力进行推测,如果从前期得出管理者能力较佳的结论,就雇佣CEO,并在董事会的构成上达成一种妥协,反之,就可能成为另外一种状态,因此前期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期的董事会结构,它对董事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同时,董事会结构一旦决定下来,它势必又会对当期绩效产生影响。在第二阶段,绩效的高低又对下一阶段CEO的去留以及董事会结构产生影响……另外,尽管理论上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瞬时地调整到新的均衡,但实际上,绩效反映的是一个时间段内公司的运营状况,它是定期测量和报告的。通常公司按季度和年度来

8、报告绩效,它很少频繁地报告经营结果。这样它对董事会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