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议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ID:525682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议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_第1页
议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_第2页
议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_第3页
议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议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议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摘要:为了提高大豆单产,保证大豆产业健康向前发展,针对大豆病虫草害的发生谈几点防治措施。关键词:大豆;病害;防治大豆生长发育对光照比较敏感,积温和生育日数往往因年份、地点而变化。因此,品种生育进程与气候季节变化的协调同步,是实现大豆高产的前提。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应性较强、丰产性好且稳定的品种。如何对大豆田病虫草进行有效的、经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危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的扩散至下部侧枝病茎髓部变褐,叶柄茎部缢缩,叶

2、片下重,但不脱落。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0.3%~0.4%拌种。2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茎秆,7月下旬开始发病,侵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只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剽病抹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一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用504%速克灵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甲托500倍液喷雾。3大豆食心虫的防治大豆食心虫是咬食豆粒的小红虫。幼虫钻入豆奠,咬食荚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第2年7月下旬变成蛹和蛾子。飞到豆荚

3、上产卵,7~8月份降雨量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生。用5%甲拌磷颗粒剂750~1000g拌土10kg,8月10目前后,撒于四月。每4垄撒1垄,或用80%敌敌畏乳油,每667m2用100mL。浸蘸20cm长高梁茎秆或玉米茎秆50根,每隔5垄插1垄,每走7~8步插1根。4大豆蚜虫蚜虫分有翅膀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虫,成虫和若虫均可为害,多集中在豆株顶梢和嫩叶上,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生长迟缓,早期落升,分枝和结莫减少。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10%一遍净每亩20g。5大豆造桥虫4大豆造桥虫种类较多,以银纹夜蛾为多。幼虫为害豆叶。食害嫩尖、花器和幼荚,可吃光叶片造成落花

4、落荚,子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造桥虫每年可发生多代,尤其以7月上中旬到8月中旬为害最重。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喜在生长茂密的豆田内产卵,卵多散产在豆株上部叶背面。幼虫幼龄时仅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窗孔状。龄幼虫食害上部嫩叶成孔洞,多在夜间为害。防治方法: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溪氰菊酯油2000倍液,每亩40kg喷雾。6豆天蛾豆天蛾俗名豆虫(丈母虫),以幼虫为害大豆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轻则吃成网孔,重者将豆株吃成光杆,不篚结荚.影响产量。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胃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初孵化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叶背,1龄~2龄为害顶部咬食叶缘

5、成缺刻,一般不迁移,3龄~4龄食量大增即转株为害,这时是防治适期,5龄是暴食阶段,约占幼虫期食量的90%。6~8月份,雨水协调,有利于豆天蛾发生,大豆植株生长茂密,低洼肥沃的大豆团,豆天媛成虫产卵多,危害重。防治方法:于3龄前幼虫期喷药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kg喷雾。7大豆根蛆的防治4大豆根蛆又交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或土缝内越冬

6、,来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防治方法: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对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kg,用0.7kg药,兑水4kg,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667m2喷药液40kg。8主要杂草杂草危害是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有马齿苋、狗尾草、野燕麦等。马齿苋为一年生肉质草木,全体光滑无毛,生命力极强,被铲掉的植株曝晒数日不死,植株断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根成活。狗尾草为一年生草本,成株高20~1OOcm,杆疏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上升,

7、幼苗鲜绿色,基部紫红色,除叶鞘边缘具长毛外,其他部位无毛。野燕麦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成株高30~150cm,茎直立、光滑,靠种子繁殖。防治措施:用10%喹禾灵乳油600~1050mL/hm2对水750kg喷雾防除。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用5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600~750g/hm2,对水450kg进行土表喷雾,或50%乙草胺乳油27250mL/hm2,对狗尾草和野燕麦防除效果好。还可用乙草胺与赛克津混用,即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g/hm2+50%2乙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