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气的大公鸡》教案.doc

《神气的大公鸡》教案.doc

ID:52568670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8

《神气的大公鸡》教案.doc_第1页
《神气的大公鸡》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神气的大公鸡》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神气的大公鸡》一、教材分析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形体较大,有肉冠和肉髯,颈上有尖狭长羽,体羽多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尾羽长。每日早晨喜欢啼叫,喜好争斗。公鸡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已经画过公鸡,所以,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本课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公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适当地进行夸张变形,创作出特征明显的神气的公鸡形象。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公鸡的基本形和变化形的结构画法,一旦心领神会,就可以举一反三画出各种变化动作:回头的、抬头的、低头的,向左的、向右的,还可以画出大的、小

2、的以及不同颜色的公鸡。  在创作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不必拘泥于公鸡的真实面貌,只要抓住公鸡的特点就行。把公鸡的大形画好后可以分别添加细节,培养学生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把感受突出的部分适当夸张地表现出来,如鸡冠、尾巴、脚爪等。  古往今来,公鸡备受人们的喜爱。古时认为,鸡头部有冠为文;足有距为武;敢于敌斗为勇;见到食物相呼为仁;夜间按时报晓为信,具有五德,所以认为是德禽。“鸡”同“吉”又是谐音,含有吉祥之意,故认为是吉祥之物。在传统国画中,常见画家将鸡和柿子画在一起,取名——百事多吉;又如将鸡和荔枝画在一起,曰“大吉大利”。

3、  有画家借公鸡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以此来唤醒广大群众,指出光明在前莫失信心,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二、教学目标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四、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的常规用具、有关鸡的图片、玩具  (教师)课件、范作及绘画工具五、

4、教学过程  1.猜谜揭题。  (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  2.欣赏提问。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  (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小组分类研究。  (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  (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

5、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  (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  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  (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  (2)请学生表演。  (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  5.欣赏比较。  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  7.课后研究、拓展。  收集鸡的有

6、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