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

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

ID:5257532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_第1页
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_第2页
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_第3页
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_第4页
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玉米病虫害种类和其防治措施  摘要:病虫害是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玉米品质,而且还降低玉米产量。因此,探索玉米栽培中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观察虎林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玉米种植情况,发现虎林市玉米的几种常见病虫害,并针对不同情况,列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种类;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435.13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黑龙江省虎林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玉米高密度种植,玉米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玉米的病虫害也有显著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因此,探索和了解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对策对提高虎林市

2、的玉米产量至关重要。1虎林市地理特征及玉米种植情况6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位于N45°23′~46°36′,E132°11′~133°56′之间,全市总面积9330km2,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849.1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其南部、东部是一望无际的三江平原区,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是典型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虎林市农作物耕种面积为458000hm2,年产量可达355万t,其中玉米年产量50万t。本文通过观察虎林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玉米种植过程,发现虎林市的玉米栽培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2虎林市玉

3、米常见病虫害2.1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哑玉米,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危害的是玉米的雄穗和雌穗。雄穗染病时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雌穗染病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或一团黑褐色粉末。总之,一旦发病,整株玉米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为害不可小觑。玉米丝黑穗病通常存在于幼苗期,病原物是从玉米的芽鞘入侵所形成的系统性疾病,病症在玉米抽雄后逐渐体现出来。发病时,玉米穗的外观虽看似正常,但是细看就会发现病穗一般都比正常玉米株短一些,形成基部大、端部尖的形状。苞叶裂开后,会发现病株苞叶内露出黑色粉末,即已变为黑褐色的孢子堆。2.2玉米大、

4、小斑病6玉米大、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浸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存在于玉米的叶片,有时也见于叶鞘和苞叶间。具体来说,玉米大斑病通常是由小病斑逐渐发展形成的,发病面积不超过1cm,近椭圆形,边缘呈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两三层同心轮纹。病斑由下向上扩展,有时是几个小病斑连成一个较大的梭状病斑即大斑病。玉米大、小斑病,在发病初期如同水浸过一般,一段时间积累后会变为青灰色,再变为黄褐色,最后使叶片枯死。病斑在空气潮湿的情况下会形成黑色霉状物。低洼地、植株密度大、连作地更易发此病。2.3玉米螟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玉米螟成虫,

5、黄褐色,长10~13mm。危害的典型症状是:成虫喜欢在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卵期3~5d,幼虫孵出后开始危害,并多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具体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呈现出许多横排小孔,严重影响叶面的光合效率;雄穗被幼虫咬食后,影响玉米授粉;苞叶和花丝被咬食后,造成缺粒等。总之,玉米秧苗被玉米螟蛀食后,影响水分、养分的输送,最终导致玉米籽粒产量下降。3防治措施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是十分复杂的,不同的病虫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治疗时,不仅要针对各个病虫害状况给予特定的解决方法,更重要的在于防治,即防患于未然。只有“治”、“防”

6、结合,才能使农民的损失最小化,玉米的产量最大化。63.1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3.1.1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目前适合黑龙江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常用抗病品种包括:丹玉2号、丹玉13号、中单12号、中单13号、辽单18号、豫玉2号、豫玉11号、陕单9号等。3.1.2耕种时实行轮作、深耕连作多年轮作易使土壤滋生病菌。因此,应适时调整播期,实行3a以上轮作,基本可消灭土壤中玉米丝黑穗病的为害。此外,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带到播种层以下,可减少菌源,也可抑制发病。3.1.3种植早期及时拔出病株争取在病玉米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烧毁或拿到地外深埋,以免病菌再次落入土中。3.2玉米大、小斑病

7、防治措施3.2.1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如沈单7号、丹玉16号等。3.2.2做好药剂防治即在玉米抽雄期前后,当田间发病植株达70%左右,叶片发病率达20%左右时,进行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间隔7~10d,连喷2~3次。63.2.3加强农业防治清洁田地、深翻土地、减少菌源;增施氮、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等。3.3玉米螟防治措施3.3.1成虫前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