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pdf

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pdf

ID:52589747

大小:7.4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28

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16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2597—2016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monitoringofthemainforestpestinLiaoningProvince2016-03-18发布2016-05-18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2597—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附录A、附录G、附录H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

2、局负责解释。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世强、舒红、张佩洁、李菊、王焱冰、柴晓东、曾辉、王熙宁、庄宏伟、张艳春。IDB21/T2597—2016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周期和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1663—2006油松毛虫、赤松

3、毛虫、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LY/T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1915—2010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监测在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科学调查方法,为掌握某种林业有害生物分布范围、发生危害程度或种群动态规律的持续观测调查。3.2发生类型本区域内某种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程度、频度和面积。一般分为常发区、偶发区和自控区。具体划分参照LY/T1663—2006执行。3.3发生程度林业有害生物在林间自然状态下实际或预测发生的数量多少(统计单位有:条/株、有虫(病)株22率、

4、头/10cm、条/50cm标准枝、粒/株、个/m标准枝、活虫/株、条/百叶、头/m、感病指数、盖度等)。3.4危害程度1DB21/T2597—2016林业有害生物对其寄主植物所造成的实际或预测危害大小(统计单位有:叶部受害率、枝梢被害率、感病指数、感病株率、受害株率、失叶率等)。3.5发生面积林业有害生物在林间自然状态下,实际或预测发生达到发生统计起点以上的受害林木面积。3.6成灾面积林业有害生物对其寄主植物所造成的实际或预测危害,达到成灾统计起点以上的受害林木面积。3.7发生范围某种林业有害生物在本辖区存在并且发生(危害)程度达到发生统计起点以上的行政区划范围。一般以

5、乡(镇、场)为最小统计单元。3.8分布范围某种林业有害生物在该地区存在的行政区划范围。一般以乡(镇、场)为最小统计单元。3.9监测代表面积在本辖区内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过程中,所有监测调查所代表的森林面积总和。主要包括:固定标准地代表面积、临时标准地代表面积、踏查线路代表面积的三个面积总和。1年发生多于1个世代的林业有害生物可重复计算监测面积。3.10应施监测面积本辖区内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的所有森林面积总和。1年发生多于1个世代的林业有害生物可重复计算监测面积。4监测范围所有人工林、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省级森防机构认定应当进行监测的其它林分或场所。5监测内容以乡

6、(镇、场)为统计单元确定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以小班为统计单元确定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寄主植物的受害程度;本辖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规律;省级森防机构要求的监测内容。2DB21/T2597—20166监测周期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世代数,每年进行1次以上监测调查。7监测方法7.1踏查确定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范围和危害情况。以林业有害生物个体或寄主植物危害状为导向,进而初步确定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寄主植物、危害部位以及分布范围等。7.1.1踏查准备踏查前,有目的的走访或咨询当地林业技术员(护林员),查阅当地森防部门的林业

7、有害生物发生档案,了解当地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踏查线路做准备。同时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情况,准备好野外调查所需的物品和设备。详见附录A。7.1.2线路设置踏查前根据本辖区历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和发生情况、主要森林类型、寄主植物分布区域、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公路铁路、林班线等因素,按照道路设计踏查线路图。重点为历史上林业有害生物频发的地块;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区等生态公益林;人为干扰活动大,物流繁忙的地区;近年遭受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状况不良的林地。踏查线路应基本覆盖本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寄主植物的分布区域。7.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