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道士塔简介.ppt

余秋雨—道士塔简介.ppt

ID:52596529

大小:2.9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11

余秋雨—道士塔简介.ppt_第1页
余秋雨—道士塔简介.ppt_第2页
余秋雨—道士塔简介.ppt_第3页
余秋雨—道士塔简介.ppt_第4页
余秋雨—道士塔简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秋雨—道士塔简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他洞启了敦煌文化最重要的一扇门,却又将中华瑰宝贱卖给外国掠盗者。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县。出生在陕西,因家乡连年灾荒,生活所迫,出外谋生,流落于酒泉。在此期间入道

2、修行,人们称他为王道士。后云游敦煌,登三危山,发现莫高圣境,感慨万千,急呼“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所以他长期居留于此地,奉献了他的后半生。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五万多件。此后敦煌石窟更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以700多两银子买走遗书、文物一万三千多件。敦煌石窟流失记录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借考察的名义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买走约5000件。1910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给予其一些日常用品,弄走约600件经卷。1911年俄国

3、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敦煌石窟流失记录1910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给予其一些日常用品,弄走约600件经卷。1911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敦煌石窟流失记录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余秋雨说得对,把

4、罪责都推到一个无知无觉的人身上是无聊的,也许在时代背景下是个必然,即使历史重来也无法改变它的厄运。我们只能扼腕痛惜。中华文化,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倒在了历史长河的沙漠中。想想阿房宫,圆明园,莫高窟……读到这儿我们无疑会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这不禁促使我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文化苦旅,不仅仅是穿梭在各种名胜古迹,田园山水的空间的的旅行,更是一种穿越千年,探索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化灵魂的时间之旅。之所以是苦旅,是因为

5、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正在逐渐的沦陷和丧失,作者在感概和惋惜之余,也将自己满腔的悲愤和不满寄于笔下。在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所缺失的东西。余秋雨的这本书与其他有很大不同,从《道》的漫漫黄沙开篇,又以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这是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文字,因为真,所以苦。王朝没落的最后总有一个昏庸的君主,莫高窟的悲哀在于遇人不淑。唤醒文化意识,唤醒社会责任感,不要再一次目睹满目疮痍的历史。本PPT出版商:13级园林专业演讲人:能干(nenggan)的贺川同学监制人:

6、负责(meiyong)的赵成浩同学制作人:善良(shanliang)的陈阳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