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必修一5-1酶.ppt

一轮复习必修一5-1酶.ppt

ID:52600127

大小:2.13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4-11

一轮复习必修一5-1酶.ppt_第1页
一轮复习必修一5-1酶.ppt_第2页
一轮复习必修一5-1酶.ppt_第3页
一轮复习必修一5-1酶.ppt_第4页
一轮复习必修一5-1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必修一5-1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酶与ATP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一、本质蛋白质样品+双缩脲→紫色待测物+双缩脲试剂→底物+蒸馏水→底物分解情况底物+酶→底物分解情况蛋白质RNA吡罗红二、作用催化一、本质通过对照,实验组若出现紫色,则证明待测酶溶液是蛋白质,否则不是蛋白质。标准蛋白质溶液+双缩脲溶液检测→紫色反应;待测酶溶液+双缩脲溶液检测→是否出现紫色。1、使用双缩脲试剂对照组:实验组:2、酶处理法对照组:实验组:待测酶溶液+清水+底物→底物反应待测酶溶液+DNA酶+底物→底物是否反应待测酶溶液+蛋白酶+底物→底物是否反应若加蛋白酶的实验组,底物不反应,而加DNA酶的底物反映,则证明待测酶是蛋白质,不是DNA。3、

2、关于酶的正确与错误说法4.酶和一般催化剂的比较共性:①具催化效率,用量少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均没有变化③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同:酶的催化效率高,即高效性。5.酶与激素的比较酶激素来源活细胞产生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生物功能催化作用共性专门的内分泌腺或特定部位细胞产生,细胞外发挥作用固醇类、多肽/蛋白质类、氨基酸类等调节作用在生物体内均属高效能物质,即含量少、作用大、生物代谢不可缺少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一种或一类作用条件较温和①最适pH和温度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会明显_______。②在________

3、___________条件下,酶失活。在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降低过酸、过碱或高温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化学反应。二、酶的特性高效性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专一性例如: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能够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脂肪酶C.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显著D.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B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

4、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A.提高淀粉酶活性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C.防止玉米粒发芽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D设计证明生物酶具有催化性、特异性、高效性实验,选用的对照条件分别是A.化学催化剂,同一物质,自然条件B.自然条件,不同物质,化学催化剂C.自然条件,同一物质,化学催化剂D.化学催化剂,不同物质,自然条件B下图甲表示植物淀粉酶与人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B.若细胞质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C.乙图中,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

5、是BD.乙图中无法知道C酶的最适活性温度D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2.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三、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注意: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与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而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进一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知识拓展——具有专一性的物质归纳(1)酶: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2)载体: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协助,不同物质所

6、需载体不同,载体的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受体同上)(3)激素:激素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其原因在于它的靶细胞膜或胞内存在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4)tRNA∶tRNA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5)抗体/效应T细胞: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6)神经递质:只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兴奋或抑制4.温度、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强酸、强碱、高温等条件都能使酶破坏而完全失去活性。5.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的曲线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6.酶浓度影响酶促反应的曲线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且固定的

7、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7.综合因素影响酶促反应的曲线(1)纵坐标为反应物剩余量,剩的越多,生成物越少,反应速率越慢。(2)图示pH=7时,反应物剩余量最少,应为最适pH。(3)当pH改变时,最适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C.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D如图表示在某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