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理论的发展.doc

酸碱理论的发展.doc

ID:52609364

大小:9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9

酸碱理论的发展.doc_第1页
酸碱理论的发展.doc_第2页
酸碱理论的发展.doc_第3页
酸碱理论的发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酸碱理论的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酸碱理论的发展布朗斯特酸碱理论概念的核心系于分子或离子间的质子转移•显然无法对不涉及质子转移,但却具冇酸碱特征的反应做解释.这一不足在布朗斯特概念提出的同年由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提出的lewis.GN另一个更广的酸碱概念所弥补,但后者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在化学界产生影响.酸碱电了理论(theelectronictheoryofacidandalkali),也称广•义酸碱理论、略易斯(lewis)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LewisGN)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它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了对的分了、基团或离了为酸;凡可以提供电了对的分了、基团

2、或离了为碱。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FBI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皮尔逊提出的软驶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编辑木段电了酸碱的定义该理论认为:凡是能够接受外来电了对的分了、离了或原了团称为路易斯酸(Lewisacid),简称受体;凡是能够给出电了对的分了、离了或原了团称为路易斯碱(Lewisbase),简称给体。或者说:路易斯酸(Lewisacid)是指能作为电了对接受体(Electronpairacceptor)的原了,分了或离子;路易斯碱(Lewisbase)则指能作为电了对给予体(Electronpai

3、rdonor)的原了,分子或离了;酸碱反应是电了对接受体与电了对给予体Z间形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路易斯酸的分类1、配位化合物中的金属阳离了,例如[Fe(H2O)6]3+和[Cu(NH3)4]2+屮的Fe3+离了和012+离了.2、有些分了和离了的屮心原了尽管满足了8电了结构,仍可扩大其配位层以接纳更多的电了对.如SiF4是个路易斯酸,可结合2个F-的电子对形成[SiF6]2_.3、另一些分子和离子的屮心原子也满足8电子结构,但可通过价层电子重排接纳更多的电了对.再如CO2能接受OH-离子屮O原子上的孤对电了4、某些闭合壳层分了可通过其反键分了轨道容纳外来电了对.碘的丙酮溶

4、液呈现特有的棕色,是因为12分了•反键轨道接纳丙酮屮氧原了的孤对电了•形成配合物(CH3)2COI2.再如四孰基乙烯(TCNE)的严轨道能接受一对孤对电子。常见的Lewis酸:1.正离了、金属离了:钠离了、烷基正离了、硝基正离了2.受电了分子(缺电子化合物):三氟化硼、三氯化铝、三氧化硫、二氯卡宾3.分了屮的极性基团:拨基、凱基在有机化学中Lewis酸是亲电试剂路易斯碱的分类1、阴离子2、具有孤对电了的屮性分了如NH3,H2O,CO2,CH3OH;3、含有碳■碳双键的分子如CH2=CH2.Lewis碱显然包括所有Bronsted碱/flLewis酸与Bronsted酸不一

5、致,如HC1,HNO3是Bronsted酸,但不是Lewis酸,而是酸碱加合物.常见的Lewis碱:1•负离了:卤离了、氢氧根离了、烷氧基离了、烯泾、芳香化合物2.带有孤电子对的化合物:氨、胺、醉、瞇、硫醉、二氧化碳在有机化学中Lewis碱是亲核试剂注意:1.Lewis酸碱电了理论屮只有酸、碱和酸碱络合物,没有盐的概念;2.在酸碱电了理论屮,一种物质究竟属于碱,还是属于酸,还是酸碱配合物,应该在具体反应屮确定。在反应屮起酸作用的是酸,起碱作用的是碱,而不能脱离具体反应来辨认物质的酸碱性。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环境屮,既可以做酸,也可以做碱。3.正离了一般起酸的作用,负离

6、了一般起碱的作用;A1C13,SnC12,FeC13,BF3,SnC14,BC13,SbC15等都是常见的Lewis酸;4.这一理论的不足Z处在于酸碱的特征不明显编辑木段酸碱反应的基木类型根据酸碱电了论,可把酸碱反应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酸碱加合反应酸碱反应是电了对接受体与电了对给予体Z间形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如:Ag++2:NH3=[Ag(NH3)2]+2.酸取代反应酸取代了酸碱配合物中的酸,生成了新的酸碱配合物,这种取代反应叫酸取代反应。如:Al(OH)3+3H+=A13++3H2O酸(H)取代了酸碱配合物Al(OH)中的酸(A1),形成了新的酸碱配合物H2O。又如:[

7、Cdl]+Hg=[Hgl]+Cd酸(Hg)取代了酸碱配合物[Cdl]中的酸(Cd),形成了新的酸碱配合物[Hgl]o3.碱取代反丿、'、Z碱取代了酸碱配合物屮的碱,生成了新的酸碱配合物,这种取代反应叫碱取代反应。如:[Cu(NH3)2]2++2OH=Cu(OH)2

8、+4NH3碱(OH)取代了酸碱配合物[Cu(NH)]中的碱(NH),形成了新的酸碱配合物Cu(OH)。又如:[Ag(NH3)2]+I==AgI;+2NH3碱(I)取代了酸碱配合物[Ag(NH3)2]中的碱(NH3),形成了新的酸碱配合物Agio4.双取代反丿应两种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