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2011-7).ppt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2011-7).ppt

ID:52619872

大小:3.98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4-11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2011-7).ppt_第1页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2011-7).ppt_第2页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2011-7).ppt_第3页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2011-7).ppt_第4页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2011-7).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2011-7).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油气藏的类型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三、典型的油气藏相图特征四、油气藏流体物性分析五、油气体系中气体的溶解与分离六、油气藏识别实例主要内容一、油气藏的类型油气藏气藏油藏气藏凝析气藏轻质油油藏黑油油藏重油一般油挥发油高收缩油高凝析气干气湿气贫凝析气一、油气藏的类型1、重油(Rs<20m3/m3)2、黑油(Rs:20-360m3/m3)3、挥发油(360m3/m32000m3/m3或C1<85%)5、湿气(Rs>18000m3/m3或C185-95%)6、干气(C1>95%)一

2、、油气藏的类型按地层流体性质划分的界限对油气藏分类类型气油比m3/m3天然气甲烷含量%凝析油含量g/m3地面原油密度g/cm3天然气凝析气轻质油黑油>18000550-18000250-550<250>8575-9055-75<60<5555-1800------------0.70-0.800.72-0.820.76-0.830.83-1.00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油藏流体的特点是处于高温、高压下,特别是其中的石油溶解有大量的烃类气体,从而使处于地下的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与其地面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合理开发油气藏,首

3、先就必须搞清油气水在地下的性质,及其随温度、压力的变化,即PVT关系。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气相区气相区两相区相包络线aCpCCTb把两相区和单相区分开,包络线内是两相区,包络线外所有流体都以单相存在。等液量线(虚线)代表液相所占的体积百分数或摩尔百分数。1、多组分烃类相图气相区气相区两相区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aCpC线为泡点线,它是液相区和两相区的分界线,该线表示液相体积百分数为100%。当压力降到等于泡点压力时,体系将出现第一批气泡,此压力又称为该烃类体系的饱和压力,所以泡点线又称为饱和压力线。CCTb为露点线,

4、它是气相区和两相区的分界线,该线代表气相体积百分数为100%,当压力升高到露点压力时,体系会出现第一批液滴。气相区气相区两相区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临界点:泡点线和露点线的汇合点。相包络线上CP点为体系中两相能共存的最高压力点(临界凝析压力),CT点为最高温度点(临界凝析温度)。等压降温反凝析区:等温降压反凝析区: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油藏:J点表示一个纯油藏,在原始压力和温度下,该烃类体系是单一液相原油。由于油藏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油藏未被天然气所饱和,故称欠饱和油藏。I点的压力即为油藏泡点压力或饱和压力——饱和油藏。

5、L点代表一个有气顶的油藏。由于气、液两相的重力分离作用,原始状态下气体积聚于油藏构造高部位,形成气顶。油气藏的相图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凝析气藏:A点所代表的体系为凝析气藏,它的特点是:原始地层压力高于临界压力,而地层温度介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凝析温度之间,A点位于等温反凝析区的上方。气藏:如果烃类系统的原始条件处于临界点的右侧,且在包络线之外(F点),那么该系统在原始条件下处于气相,F点代表一个气藏,即使在等温降压的采气过程中,也不穿过两相区而始终保持单一气相。油气藏的相图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判断油气藏类型:实质是根据

6、油藏原始条件(温度及压力)与临界点相对位置的关系来判断。二、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事实上,油气藏烃类体系组成不同时,其相图的形状和位置也将变化,随着体系中重烃含量的增加,相包络线位置向右下方偏移,相包络线上临界点的位置及油藏的温度、压力决定了油藏流体类型,即油气藏类型。图中所示的油藏烃类体系从气藏、凝析气藏、挥发性油藏到油藏,体系的平均分子量逐渐增加。下面进一步分析几类典型油气藏的相态特征。三、典型的油气藏相图特征1、常规黑油油藏(低收缩油藏)相图低收缩原油的相图该类油藏,一般气油比小于360m3/m3。原油相对密度为一般大

7、于0.82以上。产出的地面油常为黑色和深褐色。垂线表示在油藏温度下,油藏中剩余的流体将含75%(摩尔百分数)的油和25%的天然气。斜虚线表示流体从井筒到地面分离器的降压、降温路径,表明在分离器条件下,大约有85%(摩尔百分数)井流物为油,这一百分数是相当高的,也只有低收缩原油能够达到此值。三、典型的油气藏相图特征1、实例云9-1井地层压力,MPa33.22地层温度,℃116饱和压力,MPa13.20地面原油相对密度0.876气油比,m3/m358.7体积系数1.215收缩率,%17.7前8井地层压力,MPa58.80地层温

8、度,℃142.8饱和压力,MPa27.40地面原油相对密度0.816气油比,m3/m3160.3体积系数1.472收缩率,%32.1三、典型的油气藏相图特征2、轻质油藏(高收缩油藏)相图与常规重质油藏相图基本相似,但轻质油藏由于轻质组分含量较高,相图两相区内等液量线比较稀疏。一旦低于泡点压力后即可分离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