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

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

ID:5262583

大小:314.4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_第1页
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_第2页
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_第3页
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_第4页
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复旦大学辛斌提要:随着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兴起,关于言语引述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首先,对各种非叙述性语篇的分析表明,转述引语的形式与功能随语篇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它们的研究应建立在具体的语篇和语境上。其次,传统的研究历来偏重转述引语的形式变化,但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转向其语篇和语用功能。本文拟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两篇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的语篇语用功能,并考察报道者如何运用它们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关键词:新闻报道、转述引语、批评性分析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

2、是记述人们所说一、材料与方法的话以及他们是怎样说这些话的。“新闻的这条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某件事如此是因为“CriticsroundonNetanyahu”和“Ne2某个人说它如此’”(Fishman,1980:92)。新tanyahuFacesCrisisOverFailedHamas闻语篇大量引用别人的话,主要目的在于为Hit”这两篇新闻报道分别来自1997年10月报道增添真实感,显示报道的客观性,使读者6日的《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以下简确信报道者并未掺杂个人的观点。但

3、是,“如称《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2果一个人要为某件事提供不偏不倚的报道,tionalHeraldTribune,以下简称《论坛报》)。他就必须对事件没有先入之见,即他必须对1997年9月25日,两名以色列特工人员持有关事件近乎一无所知。然而,如果一个人对伪造的加拿大护照,在约旦首都安曼刺杀巴某件事一无所知,要想做出有效的报道是困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难的。”(Geis,1987:15)有关言语引述KhaledMeshal未遂被捕。国际社会对这一(speech

4、reporting)的研究历来局限于文学事件做出强烈反应。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语篇,以至于每当提到转述引语,人们就会想代表美国政府进行了谴责;加拿大政府指责到文体学家对文学语篇中的引语所概括出来以政府在幕后支持这起暗杀行动,愤然召回的那些形式特征和修辞功能。但是,随着非叙驻以大使。候赛因国王下令驱逐约旦境内的述性语篇分析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转述引语所有以色列特工人员,并要求以方释放哈马的性质与功能因语篇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对斯创始人SheikhAhmadYassin和其他被关它们的研究应建立在具体的

5、语篇和语境上押的哈马斯成员,来交换被逮捕的两名刺客。(见Baynham,1996:62)。本文拟从批评语言在国内,以色列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介纷纷严学的角度,分析两篇新闻报道,考察其中转述厉批评政府虑事不周,做事不慎,招致了以色引语的语篇和语用功能以及报道者如何运用列特工史上最羞耻的惨败。这两篇新闻报道它们来传达自己的观点。了内塔尼亚胡总理及其政府所面临的这种内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总第114期)·9·外交困的政治处境。在政治新闻中,报道人们度上支配或影响对引语的理解;(3)引语在多对某一

6、事件的评论往往要比报道事件本身更大程度上表达了原话的人际功能意义(inter2重要。这两个语篇便是如此,《时报》共引述别personalmeaning)。涉及(1)和(2),本文将着人的话语15次,《论坛报》14次(每出现一个重分析对比两篇报道对消息来源的交代、转转述动词为一次),字数分别约占总篇幅的述形式的选择和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3)与47%和57%。(1)、(2)交叉重迭,我们同时加以考察。在转述引语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方法二、消息来源(见Baynham,1996:6225),即传统的和语

7、篇语用的。传统方法纯粹从句法学角度观察言消息来源指报道者所引述话语的发出语的引述,着眼于直接引语向间接引语转化者。在英语新闻语篇中,报道者在引述别人的时句子结构和语法形式(例如代词、时态等)言论、观点或意见时,通常要交代它们的来上的变化。Volosinov(1973:128)尖锐地批评历。交代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见张健,1994:了这种“将转述引语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8529):(A)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报道者有形式的机械的纯粹语法模式”。他对直接和间名有姓地交代引语的发出者。(B)含蓄不露接引语

8、的讨论着眼于其语篇语用功能,将转的消息来源:报道者不直接点明引语的发出述引语解释为“言语内的言语,话语内的话者,而只是用一些不具体的词语来间接地加语,同时又是关于言语的言语和关于话语的以暗示,例如:Cityadministratorssay...,话语”(1973:115)。就是说,某句话被从它原Managersfreelyadmitthat...。(C)似真非来出现的语境中分离出来,变成了另一语境真的消息来源:报道者或者对消息来源并不中的话语的一部分,从而在同一句法结构中清楚,或者觉得不重要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