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脑&病脑-北京医科大学.ppt

化脑&病脑-北京医科大学.ppt

ID:52646690

大小:8.86 MB

页数:61页

时间:2020-04-12

化脑&病脑-北京医科大学.ppt_第1页
化脑&病脑-北京医科大学.ppt_第2页
化脑&病脑-北京医科大学.ppt_第3页
化脑&病脑-北京医科大学.ppt_第4页
化脑&病脑-北京医科大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脑&病脑-北京医科大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脓性脑膜炎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王华脑膜的构成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脑脊液循环定义化脓性脑膜炎是指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软脑膜的炎症。是小儿时期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婴幼儿发病居多。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脓性改变。病原菌新生儿和<2个月婴幼儿:以革兰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偶见B组溶血性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出生3个月-3岁儿童:常见的致病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4-12岁儿童: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发病易感因素机体免疫状态(1)先天性免

2、疫缺陷:如:先天性免疫球蛋白、补体和备解素系统缺陷、脾功能亢进;(2)获得性免疫缺陷: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易感因素神经系统畸形(1)先天性:皮肤窦道、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脑脊膜膨出;(2)获得性畸形:脑脊液漏、颅骨骨折。感染途径血行感染邻近组织感染:中耳炎、乳突炎等直接感染:颅骨骨折、皮肤窦道等化脑的病理改变全部脑组织表面和脑底、脑沟、脑裂、基底池、软脑膜和蛛网膜广泛性血管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弥漫性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5%发生脑疝严重者血管壁坏死和灶状出血,或发生闭塞性小血管炎而致脑梗塞

3、、脑软化。发病机制细菌软脑膜局部炎症轻症TNF、IL-1免疫调节PGE2紊乱脑实质脑室中央导水管颅底神经静脉血管重症脑膜脑室管膜炎脑积水失明失聪硬膜下积液脑炎肢体瘫痪、癫痫发作智力低下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化脑的一般典型临床表现一般感染中毒症状颅内压增高(1)临床症状:头痛、呕吐、囟门饱满、张力增高(2)体征:前囟膨隆、颅缝增宽、球结膜水肿、视乳头水肿等脑膜刺激征阳性:颈强、Kernig征、Brudzhiski征阳性;急性脑功能障碍:惊厥、嗜睡、昏睡3个月内小婴幼儿化脑 的临床表现※一般感染中毒症状:不典型,类似败血症症状.体温可正常、降低、升高,呼吸暂停、呕

4、吐。※颅内压增高:不明显,前囟膨隆、尖叫、颅缝开大。※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较晚期阳性。※惊厥:不典型,多表现为微小发作,有时表现为全身性发作。3个月-3岁患儿化脑的临床表现一般感染中毒症状: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前囟膨隆、颅缝开大、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60%以上患儿阳性;限局性神经系统症状:易激惹、嗜睡、肢体活动障碍、昏迷。4岁以上患儿化脓性脑炎患儿 临床表现一般感染中毒症状: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征:绝大多数患儿阳性;限局性神经系统症状:嗜睡、肢体活动障碍、昏迷、癫痫发作。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

5、白细胞总数大多明显增高,>20x109/L,中性粒细胞为主,多在80%以上,有时可见中毒颗粒。感染严重或治疗不规则者白细胞总数减少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40滴/分外观:混浊细胞数:白细胞增多,>1000x106/L,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明显降低,常〈1.1mmol/L蛋白定量:显著增高病原学检查:细菌涂片、培养可找到目的病源菌其他实验室检查:(1)血培养及皮肤淤斑找菌(2)脑脊液其他检查:对流免疫电泳乳酸颗粒凝集法C-反应蛋白测定细胞因子测定神经影像学检查:CT、MRI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1)外周血象(2)脑脊液:十分重要(3)其他实

6、验室检查(4)神经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炎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轻,病程自限。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可自0-数百个,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蛋白质含量多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血或脑脊液病毒抗原、抗体测定可阳性。结核性脑膜炎多数起病较缓,呈亚急性起病。常有结核接触史和肺部等处结核病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多<500个,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含量减少,蛋白含量增高;涂片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菌,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进一步证实。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该类化脓性脑膜炎具有流行性,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需及日寸诊治并采取预防措施。本病多在冬、春季节发生。皮肤多有出血点或瘀斑

7、,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呈化脓性脑膜炎改变。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颅内压增高更加明显;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和培养找到致病真菌。并发症硬脑膜下积液发病率:约15-45%化脓性脑膜炎病儿发生硬膜下积液,其中85%-90%可无症状。好发年龄:1岁以内婴儿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肺炎链球菌较多。发病机制:桥静脉炎性栓塞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硬脑膜下积液诊断标准①治疗48-72h后体温不退或热退数日后复升;②治疗48-72h后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头围增大、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③颅骨透光检查(颅骨透照试验)阳性;④硬膜

8、下穿刺放液,积液大于2ml,蛋白质定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