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_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_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ID:5266759

大小:701.9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_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_第1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_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_第2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_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_第3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_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_第4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_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_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0卷第10期地理研究Vol.30,No.102011年10月GEOGRAPHICALRESEARCHOct.,201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刘浩,张毅*,郑文升(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摘要: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两者

2、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最后利用ArcGIS9.2对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并以环渤海地区27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期间内环渤海地区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多处于磨合阶段,没有拮抗阶段,且交互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优化;基于其相对发展状态,环渤海地区城市多处于同步发展状态,滞后发展状态与超前发展状态较少,呈稳定的梭形形态;基于空间聚类系数,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呈先集聚后随机分布,没有空间强极化效应,高值集聚地域为京津

3、冀圈,低值集聚地域则为辽东半岛圈。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化;耦合机制;时空协调度;环渤海地区文章编号:1000-0585(2011)10-1805-13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土地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集约利用是[1]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下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21世纪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不过由于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导致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城市[2]呈摊大饼式扩张,土地利用结构也严重失调,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锐减,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恶化,进而导致一系列城市病,严重威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4、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国外主要着眼于三大方面。一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3,4]和城市规划理念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如“精明增长”、“紧凑式发展”、“内填式开发”等,有效遏制了城市的无序蔓延,其核心是以现有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实现城市空间[5,6]的理性扩展;二是研究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持续利用的理论方法与规划模式;三是基[7,8]于土地集约利用理念进行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证研究。而就国内研究而言,重点[9,10]集中于二个方面,一是研究国外土地利用理论,并发展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二是收稿日期:2010-12-10;修订日

5、期:2011-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001100)作者简介:刘浩(1987-),男,山东省滨州人,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生态、环境演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E-mail:liuhao4680@126.com *通讯作者:张毅(1966-),女,湖北省枣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生态、环境演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E-mail:hbdeng@hotmail.com1806地理研究30卷[11,12]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与实证研究,包括评价内容、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城市化的适度发展推

6、动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又有效推动城市化持续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存在着天然的交互耦合关系。一些学者基于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现实,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目标一致,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从人力资本型集约到资本技术型集约,再到结构型集约,最后随着城乡土地[13,14]利用的空间融合而趋于生态型集约。另外一些学者则基于城市化发展规律探讨城

7、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途径,研究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应根[15]据城市所处的城市化水平制定土地政策,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不过纵观上述相关研究,虽不乏亮点,却均为定性研究,并没有定量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更没有引入实证分析。本文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机制,以2000年、2002年、2005年与2007年环渤海地区27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求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发展系数,之后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8、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并基于SPSS16.0和ArcGIS9.2对环渤海地区进行时空差异分析。这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为处于城市化不同水平的城市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1理论基础1.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是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