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67)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赵奎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 &89267)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赵奎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 />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

ID:5266807

大小:158.4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7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_第1页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_第2页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_第3页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_第4页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史!哲"#$%&’(#)(*+,%’+$%,,-*.+#%/’&01-*(#.#1-/2334年第5期(总第267期)&895,2334(.:;<=>&89267)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赵奎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4337B)!!摘!要:反幻觉是当代西方诗学文化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倾向,这种倾向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基础就是索绪尔的符号任意论。索绪尔以此打破了词与物天然对应的“神话”,揭破了人能控制语言的“迷梦”,促生了一种与传统的词物对应论相对立的“词物分裂论”,为当代西方反对实在论和主体性的幻觉,解构

2、“自然”写作和终极意义的理想,强调写作“不及物”、“作者已死”、“暴露技巧”的反幻觉诗学提供了语言学根据和批判的武器。但这一批判的武器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革命性背后隐藏着一种既无关于科学评价又反人文精神的共时性范式和后现代情绪,已产生出不利于人类的诗化生存的东西。因此,批判的武器只有经过批判性反思,那种真正具有科学意义和人文精神的反幻觉诗学才能建立。关键词:反幻觉诗学;语言哲学基础;符号任意性;批判性反思中图分类号:C3D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3477?BA27(2334)35?377A?3A一、反幻觉诗学与语

3、言学转向在西方哲学走过的所有历程中,大概没有哪个世纪能比23世纪更具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人们不再相信存在着终极性的自然或现实,也不再相信具有自主性的主体意识,实在、本质、真理与人道主义和个体价值的自由理想一道,都成为那种被称之为“幻觉”和“迷梦”的东西。反主体性、反实在论、反形而上学之类的幻觉也因此成为一种弥漫开来的世纪情绪。在这种文化情绪中的诗人和作家,个个都像处在“梦醒时分”,忽然发现这个世界上到处写满了“谎言”,所谓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浪漫主义文学的“真诚性”,所谓“自然的”、“独创的”,“作者”、“意义”、“价值”

4、等概念都不过是一种“幻觉”和“欺骗”。而那些激进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也往往是以揭破这些幻觉为己任。“反幻觉”可以视作23世纪以来的当代西方诗学文化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倾向或特征。这种反幻觉理论的产生,不仅有它重要的社会现实根基,有它的哲学精神源头,有它与现代主义的文学实践相策应的一面,而且更有它的语言哲学基础。如果它的精神源头可追溯到尼采,它的语言哲学基础则是23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中的反对词与物天然对应的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种古老的语言观。这种观点认为语词与事物、名称与实在之间存在着自然或天然的对应。从古希腊的“拟声说”,到中世纪的

5、语言创世论,再到7D世纪的“感叹说”和哲学词源学,无一不是想为语言确定一个自然或天然的起源。尽管在西方历史上也有语言约定论的思想,但这种约定论,也强调语词与事物、符号与观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倾向于一种广义的“词物对应论”(这里的“物”既指物质的对象也指精神的实体)。正是这种“词物对应论”,使得传统的“约定论”与“自然论”并不从根本上相对立。因为不管是“自然的”对应还是“约定的”对应,都坚持语词与事物、言语与思想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相似性。不管认为语言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大多倾向于“自然的”优于“人为的”,大收稿日期:2334?3

6、@?2A作者简介:赵奎英(7656?),女,山东菏泽人,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万方数据77A多倾向于追求词与物之间的“自然”合一性。尽管这种“自然”不一定就是“天然”,也可能是由人为的习惯造成的。“自然语言观”和“词物对应论”结合起来共同作用,是西方从古代至近代语言观的基本理路,它们也共同构成了从“世界”或“心灵”出发判断文学的意义和价值的摹仿再现与表现理论的语言哲学基础。而!"世纪以来,这种传统语言观被认为是滋生各种“幻觉”和“欺骗”的基地。语言学转向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词与物之间的联系是“自

7、然的”还是“人为的”的问题,对传统的词与物天然对应的“神话”进行了处心积虑的揭批。在这场反幻觉运动中,弗雷格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卡西尔的象征形式哲学,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都从不同的方向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在这几条线索中,真正标志着与传统语言观的彻底决裂,率先给这一古老观念以致命的重创,并对那种反幻觉的诗学文化产生重大而直接影响的,是索绪尔语言学的“符号任意论”。索绪尔以其符号任意性原则打破了词与物天然对应的“神话”,揭破了人能控制语言的“迷梦”,在当代西方哲学文化领域产生了无穷的后果

8、,也直接促使了那种具有“反幻觉”倾向的诗学的产生。因此,如果不了解“符号任意性”这一语言哲学基础,也就无法真正了解!"世纪以来一直具有重大影响的“反幻觉”理论的来源和精神,也难以真正了解那种以“反幻觉”的激进姿态出现的诗学文化理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摆脱了“幻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