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刮疗、熨疗.ppt

中医适宜技术--刮疗、熨疗.ppt

ID:52679947

大小:3.7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4-12

中医适宜技术--刮疗、熨疗.ppt_第1页
中医适宜技术--刮疗、熨疗.ppt_第2页
中医适宜技术--刮疗、熨疗.ppt_第3页
中医适宜技术--刮疗、熨疗.ppt_第4页
中医适宜技术--刮疗、熨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适宜技术--刮疗、熨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适宜技术主讲人:尹建平主任医师熨疗法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三、熨疗法的适应症四、熨疗法的禁忌症五、熨疗法的注意事项六、常见疾病的应用一、熨疗法的概念一、熨疗法的概念熨疗法是指将适合于熨疗的材料中药、姜、葱、盐等经加热后熨敷患病的部位或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上多采用盐姜葱混合熨用。1、用具准备透皮药——麻黄、桂枝、薄荷等引经药——冰片、麝香等治疗药——即辩证用药蒸锅一个,灶具一台,棉布一块,中药适量。在辨证论治前提下分为:2、药熨包组成(一)药熨疗法是采用中药混合用布包后经加热处理后熨敷于患部或腧穴的治疗方法。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二、熨疗法

2、的操作方法(一)药熨疗法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3.药熨包的制作方法:将中药拌匀混合,棉布包裹成30x30cm大小方正或圆柱状的药包(如下图)。(一)药熨疗法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4.将药熨包至于锅内隔水蒸,待药熨包滚热,中药气味散发时取出进行药熨(如下图)。(一)药熨疗法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5.实施方法:药熨方法分为拍打、擦刮、揉、压按4种方法进行治疗,待所熨部位皮肤潮红或汗出为止(如下图)。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二)姜熨疗法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采用老生姜切丁,置锅内炒热布包后熨患部及腧穴的治疗方法。1、用具准备:2、原料组成:3、姜制作方法:4

3、、实施方法:炒锅一个,灶具一台,棉布一块。将老姜切成小丁置锅内炒热后,用棉布将其包裹成30x30cm大小方正或圆柱状的姜包。老生姜1000g。同药熨疗法。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三)葱熨疗法采小香用葱切段,置锅内炒热后布包熨敷患部及腧穴的治疗方法。炒锅一个灶具一台棉布一块小香葱1000g将小香葱切成小段置锅内炒热后,用棉布将其包裹成30x30cm大小方正或圆柱状的葱包。同姜熨疗法1、用具准备2、原料组成3、制作方法4、实施方法同姜熨疗法1、用具准备2、原料组成实施方法4、制作方法3、粗盐1000g将粗盐炒热后,用棉布将其包裹成30x30cm大小方

4、正或圆柱状的盐包同姜熨疗法二、熨疗法的操作方法(四)盐熨疗法采用粗盐,置锅内炒热后布包熨敷患部及腧穴的治疗方法。腰膝酸软、肢节痹痛、筋骨酸痛、脘腹疼痛、胁痛;畏寒、寒性脘腹疼痛、吐泻、劳累后体倦乏力腹泻、癃闭、肢节肌肉拘挛转筋、感冒咳嗽、妇女经痛等三、熨疗法的适应症(一)(二)(三)四、熨疗法的禁忌症应用熨疗法,应防止烫伤。如患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心悸、心慌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一)(二)五、熨疗法的注意事项六、常见疾病的应用(一)咳嗽1、概念2、操作步骤3、提示(1)药物组成:杏仁、荆芥、细辛、紫菀、桑叶、菊花、牛蒡子等。(2)患者

5、取端坐位,将已蒸好的熨包熨胸口及背部肺俞穴位置,以皮肤发红、汗出为宜,最后再敷于双手掌心。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2、操作步骤1、概念3、提示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1、概念(1)药物组成:薄荷,荆芥,辛夷,苍耳子,白芷,艾叶等。(2)患者取端坐位,将已蒸好的熨包熨背部肺俞穴位置,以皮肤发红、汗出为宜。2、操作步骤为了防止反复发作,应积极查找过敏源,尽量去除诱发因素;避免过食生冷、油腻、

6、鱼虾等腥荤食物。3、提示六、常见疾病的应用(二)过敏性鼻炎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1)药物组成:艾叶,益母草,红花,丹参,赤芍,小茴香等。(2)患者取仰卧位,将已蒸好的熨包熨痛处即阿是穴,以皮肤发红、汗出为宜。经期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劳,注意精神调节和经期卫生,忌食生冷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继发性痛经应积极治疗原发病。.132六、常见疾病的应用(三)痛经概念操作步骤提示六、常见疾病的应用(四)膝痹1、概念2、操作步骤3、提示是指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发生酸软、肿胀、疼痛,且伴有屈伸不利为主

7、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药物组成:透骨草、威灵仙、徐长卿、伸筋草、制草乌等(2)患者取舒适体位,将已蒸好的熨包熨敷局部,以所熨处皮肤发红为宜。疼痛剧烈时,应尽量减少活动。症状缓解后,逐渐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1、概念2、操作步骤3、提示是膀胱内尿液过多而不能排出,常常由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属中医“癃闭”范畴。患者取仰卧位,用葱包熨敷脐部(神阙穴)和关元穴,以皮肤发红、汗出为宜。葱熨疗法治疗尿潴留有一定的疗效,根据病情需要,可配合其它疗法使用。1、概念2、药物组成3、提示(五)尿潴留六、常见疾病的应用3、提示:使用本疗法要注意烫伤;对于有明

8、显的致病因素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2、操作步骤:(1)药物组成:威灵仙,络石藤,忍冬藤,海风藤,宽筋草,制草乌等。(2)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腰部皮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