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pdf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pdf

ID:52691352

大小:1.1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9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1页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2页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3页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4页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汶川大地震对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张昌勇【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地震前边坡治理与否在地震中的不同破坏程度,并以紫坪埔隧道出口古滑坡为例,重点介绍了古滑坡地震前后处治过程和方法,阐述了工程建设中边坡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词】大地震;古滑坡;锚杆;注浆TheEffectAnalysesandTreatmentMeasuretoAncientLandslideinZipingpuTunnelExitinWenchuanEarthquakeZhangChangyongAbstract:B

2、ycomparingthevariousdestructivenessofslopes,whichistreatedornot,andtakingancientlandslideinZipingputunnelasanexample,theprocessandtreatmenttoancientlandslidebeforeandafterearthquakeareintroduced.Thentheimportanceandnecessityofgovernanceisobviousinconstr

3、uction.Keywords:largeearthquake,ancientlandslide,bolt,grouting1工程概况1.1隧道概况与基本地质情况紫坪埔隧道(原董家山隧道)是国道317(213)线的共用段成都~汶川第一座隧道,全长2×4095m,是都汶高速公路最长的隧道。出口洞口段位于古滑坡体内,岩体破碎。该隧道的岩质较差,围岩以灰色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炭质泥岩及薄煤层(小于0.5m),并与黄灰色粉砂岩呈不等厚互层组成。软质岩约占2/3,硬质岩约占1/3。泥质岩及炭质泥岩失

4、水后易崩解,遇水易软化,裂隙发育,易破碎。围岩多呈块碎状镶嵌结构,稳定性较差。层中赋存瓦斯等有害气体。隧道围岩以Ⅲ类为主(图1)。LK17+345LK17+385LK17+410LK17+440Ⅱ类围岩小Ⅱ类围岩对穿式LK17+235导管注浆加锚杆、小导管注强段25米浆加强段30米Ⅲ类围岩加强段Ⅲ类围岩加强段L=40米,有预应力锚杆L=110米,无预应力锚杆5205204758561236373汶左测量线轴线左隧道中心线川都2186K17+445K17+415左测量线轴线K17+390江K17+350

5、堰左隧道中心线注:K17+240本图标注两隧道间距为中岩柱最小厚度。单位cm。图1小净距段平面图张昌勇:(1971—)高级工程师,毕业于焦作工业学院,2003年加入中铁隆公司,现任项目副经理。1.2古滑坡体概况隧道出口段位于下白果坪滑坡地带,隧道轴线与滑坡主轴基本一致,所处路段LK17+378~+520,纵长142m,宽160m,面积约2.1万平方米,厚8~18m,体积27.3万立方米,属中型堆积古滑坡。滑坡体上地表多为耕地果林。滑坡地面宏观上比较明显,总体呈圈椅状,滑坡后缘形成一圆弧形斜坡,坡角30

6、~35°,滑坡两侧有鼻状山脊,滑坡中部为一平坦的平台,并略向山内倾斜。滑坡前缘为一坡角30°的斜坡,其上植被茂密,前缘以外为一坡角40~50°砂岩基岩陡坡。滑体主要为块、碎石土组成,堆积杂乱,浅部夹一层1~2米厚的粉质粘土。通过钻孔揭露,滑带土为0.2~1.5m低液限粘土,1~2层,并形成明显的隔水层,使滑体含水层略具承压力。滑体及崩坡积层之下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第八、九层,第八层岩性为黄灰色、灰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胶结疏松,含较多煤包体、煤屑,分布于滑床中、前部及前缘外围,第九层岩性为深灰色泥岩夹

7、薄层炭质泥岩,煤线与黄灰色粉~细砂岩互层,岩层走向NE55~65°,倾向SE,倾角35~45°,向山内倾斜,岩体以块碎状镶嵌结构为主,浅埋,强风化段为Ⅱ类围岩。通过勘测地表,未发现新的裂缝和变形迹象,表明古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滑坡体中前部堆积较厚,滑面平缓,有反压阻滑作用。由于双洞连拱洞口开挖(开挖后高度达12~16m,宽度达20余米),加之前部深路堑及岷江大桥桥台施工,开挖后滑体前部原有反压阻滑物质已大部分挖除,经分析计算,开挖后将会影响和破坏滑体的稳定状态,引起滑坡后部及两侧局部复活滑移。1100原

8、地面线1080土石分界线开挖边坡线1060LK17+440主滑面890.271040洞口设计桩号设计高程反压堆体积1020次滑面delQ41000980960图2隧道出口段古滑坡地形图及纵剖面图2古滑坡治理措施回顾2.1古滑坡初期处治方案根据滑坡位置的地质特征确定了初期处治的指导思想:采用清方减载、挡墙、拱形骨架、挂三维土工网填土植草、植灌木、喷播有机基材植草、截(排)水设施、纵向渗沟综合防护。采用1:0.75~1:1.25的坡比对边坡进行清方减载,每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