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

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

ID:5271052

大小:277.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_第1页
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_第2页
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_第3页
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_第4页
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paper.edu.cn1前景理论:一个研究税收遵从的新视角1许评1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E-mail:hustxp@163.com摘要:以传统的“经济人”假说为前提的期望效用理论对于税收遵从的预见并不完全符合现实情况。本文首先阐述期望效用理论的缺陷,列举此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税收遵从方面的异象,接着简要介绍前景理论,并对其在税收遵从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最后指出前景理论在税收遵从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税收遵从中图分类号:F81

2、0.42文献标识码:A1.引言纳税人在发生应税行为或取得应税收入时,面临是否申报纳税和是否足额纳税的选择。如果纳税人按要求进行税务登记,及时进行纳税申报并按要求报告有关税务信息,及时足额缴纳或代扣代缴税款,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税收遵从(taxcompliance)。税收体系要有效地运行,大多数纳税人必须表现出遵从的意愿和行为。税收遵从度越高,税收收入损失就越小,税收也就越能发挥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等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研究影响税收遵从进而通过机制设计来提高纳税人遵从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

3、目前税收遵从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期望效用理论,以A-S模型(Allingham和Sandmo,1972)为基础,或松弛、改变模型的假设条件(如Yitzhaki,1974),或增加更多的现实因素等,并加以检验(如:Macho,1997;Kim,2003;等)。这些研究得出了若干关于税收遵从的有益结论,为制定提高税收遵从的举措提供了理论借鉴。然而,期望效用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说为前提,在此基础上的研究结果不可避免的带有“理想”的色彩。事实上,实证研究结果与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研究确实出现了诸多相背离之处,即传统理论

4、无法解释的“异象”。这些“异象”极大的挑战了传统研究,也刺激了[2]非理性理论的发展。Kahneman与Tversky(1979)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是其中较为优秀的一个,其卓有成效的把心理学同经济学融合在一起,推动了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的发展,并因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受到普遍的关注。以前景理论为基础的税收遵从研究也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重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而国内鲜见这方面的研究。为此,本文对前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及其在税收遵从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述

5、评,以期为我国学者提供参考。2.期望效用理论的局限及税收遵从异象“经济人”假说主要包含“自利人”和“理性人”两方面的内涵。前者假设经济中的人都是自利的。但是,这一假设只对人类的复杂动机进行了片面的描述。除了自利心理之外,其它心理如同情心等也同样影响着人类的行为。这些因素经过多次反馈、互动后,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使得最终产生的结果与单纯自利人假设下的预期发生巨大的偏离。“理性人”是指经济个体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这种假设的合理性依赖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充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税制改革的大

6、规模动态CGE模型研究》(70173003)资助。-1-http://www.paper.edu.cn分信息、经济个体具有足够的信息处理能力等补充性假设。如果这些条件不存在,“理性人”假设就会变得牵强附会。而这些补充性假设却是难以得到现实有力支持的。基于此,由于“自利人”和“理性人”具有非现实性和不可检验性的特点,“经济人”假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目前,大多数的税收遵从模型都是基于经典的A-S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期望效用理论正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说基础之上。它认为每个纳税人在纳税博弈中,在成功逃税

7、的收益和被稽查抓获罚款的风险之间寻求均衡,以实现期望效用最大化:maxE[U]=(1−p)U(I)+pU(I)NCc其中,p为纳税人被稽查的概率,U(I)为未被稽查的税后所得的效用,U(I)为被稽NC查后的税后所得的效用,E[U]为纳税人的期望效用。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研究通过经济假设和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了大量关于税收遵从的结论。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了这类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税收遵从问题,例如:1.纳税困惑。大多数国家或经济体实行的稽查率和罚款率都很低,如果将现实中真实的稽查率和罚款水平代入基于期望效用理

8、论的模型,其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大多数人都会逃税。但是现实中的税收遵从水平远高于理论推导的结论,甚至是在逃税占主流的经济体中,大规模的不遵从行为都是很难看到的。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人们为什么会纳税,而不是为什么[3,4]逃税(如:Graetz和Wilde,1985;Alm,Mcclelland和Schulze,1992)。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纳税人还是遵从税法。2.预缴现象(withholdingphenomenon)。基于纳税人实际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