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ID:52711569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9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完成并检查预习任务。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并认真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完成并检查预习任务。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

2、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并认真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完成并检查预习任务。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并认真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学生的

3、预习情况  预习任务设计:   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苏轼、陆游的生平及作品2—3首。   2.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    (3)有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上课质疑。    (4)朗诵自己查找的课外古诗。      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  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1.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   2.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

4、、轮诵等方式读古诗。  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1.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解决。  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   1.看图想象,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   3.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到讲台前作展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4.师生共同评价,看学生是不是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朗读古诗、体验情感   1.把自己的想象和体会融入到

5、诵读之中,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默诵古诗、谈读后的感受   1.谈读诵的方法和体会。   2.说对诗句内容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   1.小组交流苏轼和陆游的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摘抄其他同学找到的好诗。                 第二课时  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采用“古诗接龙”的方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  学习《题西林壁》  设问置疑、思考哲理   1.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观察角度有哪些变化?你认为诗人所见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可先让学生

6、找出“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表示地点转换的字,然后再想象景色的变化。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3.结合学过的《画杨桃》一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包含了什么道理?小组交流汇报。  变换角色、交流认识   1.扮演苏轼,可问其他同学“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2.做一次采访者,可问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   3.老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同学和身边的事物呢?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学习《游山西村》  朗读古诗、升华情感   1.陆游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

7、么,表达了什么?     看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感受到农人纯朴、田家盛情,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你是通过那个字感受到农人田家的盛情的?由此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用优美的语言具体描绘想象到的情景   1.美酒加盛情让人沉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柳荫深深,鲜花簇簇让人迷恋;前行的路就在这美景之中。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陆游眼中的景色。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子说一说。  配乐朗诵《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以及课外写景的诗。   1.老师范读、指

8、名试读,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布置作业   1.自己出一期手抄报。     要求:选取学过的两首写景古诗,为其配上合适的图画,同时还要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手抄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