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

ID:52714140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9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_第1页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_第2页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_第3页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_第4页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农村黄冈市罗田县九资河镇大地坳小学作者:郑旭初《品德与社会》课程开设在小学——即人生的启蒙阶段,承担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未来栋梁之重任,其核心是帮助学生融入社会环境、学习做人该具备的人生价值观;其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

2、总目标。本人从事小学农村《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教学几年,切身体会到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一、分析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现状,着眼于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相对较少。由于农村小学教学人员紧张,定编不足,一般情况下几乎没有招聘品社学科的专职教师。确定语文、数学两科教师后,《品德与社会》课就几乎没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基本上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6课时的轻重来衡量搭配,很少考虑教师在品社这一学科上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

3、稳定。这就导致了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对品社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对《品德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知之甚少,可以说农村学校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研还是一片空白。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实践调查法、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另外,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多媒体现

4、代化教学手段几乎不会运用到品社课教学中来。3、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农村社会实际生活。由于没有专任教师,缺少教研活动,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往往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加之对新的课程标准学习、钻研不够,教学中不能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整整体把握,只是凭自己的感觉、依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盲目的进行备课、上课。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本联系不上6,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还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

5、把品社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上述几个原因,制约了农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阻碍了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农村。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二、提出有效应对农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手段,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一)提高认识,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

6、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明白自己长大了,想为父母分担一点家务,但是家长却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6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哭到他们同意为止。”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也有的说:“我就偷

7、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这样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是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