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doc

实验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doc

ID:52718088

大小:1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9

实验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doc_第1页
实验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doc_第2页
实验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doc_第3页
实验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验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稳态条件下,用圆球法测粒状材料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验装置的结构;2.加深对傅立叶定律的理解,巩固所学热传导的理论;3.学会使用电位差计。二、实验原理两个直径不同的薄壁空心圆球,同心放置,两球之间充满一定密度、需要测定的粒状材料,内球的内部装有一个电加热器,通电加热时,其产生的热量Q将沿着圆球表面的法线方向通过颗粒状材料向外传递。b5E2RGbCAP假定内球壁面温度为t1,外球壁面温度为t2,球面各点温度均匀,且t1>t2,当加热时间足够长、温度不随时间变化时,

2、说明装置已达到稳定状态,根据球坐标下的稳定导热傅立叶定律有:p1EanqFDPw<1)对于大多数材料来说,在一狭窄的温度范围内<约几十度)可以认为导热系数随温度作直线变化,即:<2)式中:—在0℃时材料的导热系数;b—比例常数。将式<2)代入式<1),得:<3)分离变数后积分:当,时,当,时,从上两式消去C得:,可得到球体处于稳定导热时,傅立叶定律的积分形式:<4)4/4即<5)式中:,从式<4)可看出,只需测出球内外径d1、d2,热流Q及球内外表面温度t1、t2即可得到。若要求解温度系数b,可采用调节加热功率的方法,在

3、另一个加热工况下测定t1、t2,求得另一个tar,利用式<2)有,可得比例常数b的表达式:DXDiTa9E3d<6)三、实验装置如图示:装置的主体由两个壁很薄的空心同心铜质球组成,内球直径d1为80mm,外球直径d2为160mm,内球内部装有电加热器,两球间装满实验材料<粒状物体),当全体系达到稳定后,由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Q将全部通过中间粒状物质面传给外球表面,然后再通过外球表面传给周围的空气。RTCrpUDGiT图1圆球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上内球表面装有三个热电偶,对应测温点t1~t64/4分别为三个热电偶测

4、外球表面的温度。四、实验步骤1.将电位差计、电流表、电压表,按图接好。2.检查无误后,闭合电路加热,并调整到所需功率,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待全体系达到稳定后,即内外球表面的温度不再改变时,取得后三次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计算。5PCzVD7HxA3.改变加热电压,重复上述实验。五、实验报告1.简述球体法的实验原理,你认为达到该原理所要求的条件最关键部分是什么?2.简述实验装置的结构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系统图)。3.给出所有测量仪表的原始数据记录,记下各个仪表的精度等级。4.计算材料的导热系数,整理实验结果。表1实验数据记录表次数

5、加热功率mV℃mV℃mV℃℃mV℃mV℃mV℃℃U/VI/A123456六、思考题1.查阅文献,了解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数量级。2.能否用这个装置测量金属、液体或者气体的导热系数?3.能否用这个装置测量自然对流换热系数?4.若实验装置做成两个内外方箱子是否可行?为什么?5.为什么要待稳定后的数据才能用?6.你对该装置及实验方法有何评价,谈谈你的改进设想。7.8.申明:4/41.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2.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