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

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

ID:5273541

大小:427.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1页
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2页
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3页
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4页
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10年11月第ll期总第201期理论学刊TheoryJournalNov.20lONo.11Ser.No.201论陈映真小说的叙述模式吕周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小说以思想深刻而著称,而他在小说叙述方式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不仅考虑“写什么”,而且考虑“怎样写”。第一人称(内视角)、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混合人称(混合视角)叙述方式的灵活运用,赋予其小说多种多样的文体形式。这些叙述模式与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相互契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堪称经典的名作。(关键词]陈映真;小说;叙述模式;同构性(中图分类号]

2、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0)11—0119一04陈映真是台湾著名小说家。他密切关注台湾社会现实,敢于反抗社会,勇于独树一帜,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文化反省表现出浓郁的民族意识,早被人誉为“台湾的鲁迅”。陈映真认为,小说“写什么”是比“怎样写”更为重要的事情,他很少谈论文学创作技巧问题,也批判现代主义,但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陈映真的小说不讲究叙述技巧。实际上,任何作家都离不开创作技巧,在陈映真看来,“技巧的问题,是每一个匠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t]Cr9-10)。所以,虽然他批判现代主义,但他批判的是现代主义中那种为技巧而技巧、忽

3、视思想内容的形式主义倾向,而现代主义的具有生命力的创作技巧在他的作品中恰恰是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这一角度来看,陈映真的小说除具有深刻的思想之外,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尤其对各种叙述模式作了大胆尝试,使小说独特的文体形式与深刻的思想表达融为一体。叙述是小说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不同的叙述模式可以与不同的思想内容相契合,可以增加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诱惑力,并形成一定的叙述模式。叙述模式涉及到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由叙述人所决定,因此,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是密切相关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小说创作中常见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混合人称(也有用第二人称

4、,但较少见);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内视角、外视角(全知视角)和混合视角。这几种叙述模式在陈映真的小说中都有所运用,并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陈映真的小说尤其是早期的作品善于选择运用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我”。站在“我”的角度、用“我”的口吻来描述人物和故事,“我”既可以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可以是作者自己。第一人称叙述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其关注、呈现的对象往往与“我”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关,而外在的故事情节相对被淡化。因此,从叙述的角度来看,它又被称为“内视角”。陈映真早期作品大多带有一定自叙传的成份,主人公带有浓郁的忧郁、感伤色彩,第一人称叙述模式与这种表现对

5、象之间具有同构性,所以,选择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模式能够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陈映真的青少年时代正处在战乱动荡的社会环境。1958年,他的养父去世,家道中落,加之青春期的敏感多疑,这些都令他的内心充满了苦闷、忧郁、感伤,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渠道发泄出来。于是,陈映真带着较多的第一人称叙述走进了文学,《我的弟弟康雄》即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小说虽用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叙述,但如果仔细考察便会发现,小说中有两个“我”:一个是目前的“我”;~个是过去的“我”。“在第一人称回顾往事的叙述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眼光。一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为被追忆的‘我’

6、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眼光可体现出‘我’在不同时期对事件的不同看法或对事件的不同认识程度,它们之间的对比常常是成熟与幼稚、了解事情的119万方数据真相与被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2](聊’小说通过目前的“我”来追忆过去的“我”,使前后两个“我”产生一种反差,通过反差来表现“我”的思想的前后变化。从文本的角度来看,小说中也有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是作为叙述文本中康雄姐姐的“我”;另一个是康雄日记中的“我”。通过“我”阅读康雄的日记,将不同的“我”穿插在一起,让两个“我”自由地进行转换、对话,完整地表现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故事中,“我”与弟弟有着手足之情,母亲早

7、年的去世使“我”更加疼爱弟弟,姐弟二人有共同的思想情感。然而,弟弟却自杀身亡,于是,怀念弟弟、阅读弟弟的三本日记,就成了姐姐解除所有愁苦的良方。这样,小说又产生了两个文本:一个是“我”对弟弟的回忆以及对自我内心剖析的文本;一个是弟弟的日记文本,记述弟弟生前的思想与行为。两个文本相互照应,一方面揭示出“我”与弟弟康雄的情感关系,揭示出“我”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揭示出康雄复杂的内心世界,揭示出导致其自杀的复杂原因。我们看到,康雄是一个带有青春忧郁症的青年,他思想敏感、情感脆弱、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但现实生活中缺乏可交流的知音,因此他将自己的苦恼、理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