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化肥和农药.pptx

课题1 化肥和农药.pptx

ID:52740212

大小:4.9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2-29

课题1 化肥和农药.pptx_第1页
课题1 化肥和农药.pptx_第2页
课题1 化肥和农药.pptx_第3页
课题1 化肥和农药.pptx_第4页
课题1 化肥和农药.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1 化肥和农药.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化肥和农药第1课时选修2化学与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掌握主要化肥的生产原理。3、了解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肥为农作物补充的必要营养元素及主要化肥的生产原理难点:化肥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一、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思考与交流】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哪几种元素?分别列出几种化肥,写出它们的化学式。氮肥:尿素CO(NH2)2、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等磷肥:过磷酸钙[Ca(H2PO4)2·H2O、C

2、aSO4]钙镁磷肥[Ca3(PO4)2、Mg3(PO4)2];钢渣磷肥钾肥:草木灰、氯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等。常见化肥简介1)氮肥作用: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氮肥能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2)磷肥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3)钾肥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4)复合肥试验表明,N、P、K等元素在植物体内能够产生相互促进作用,可使植物生长发育均衡,复合肥料对植物的肥效优于单一

3、肥料,所以农业生产中也使用各种复合肥料,如铵磷复合肥,硝磷复合肥等。根据土壤营养情况,也可以将单一肥料自行配合使用。5)微量元素肥料作用:调节作物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叶片呈深褐色略带紫色,尤其叶鞘部分紫色很明显,植株瘦小,抗旱能力差,易受冻害植物缺磷:拓展延伸茎秆软弱矮小,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植物缺钾: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植物缺氮:N黄P小K矮倒二、磷肥、钾肥的生产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钾肥。磷肥和钾肥主要以它们的天然矿物为原料生产。磷肥以磷矿石

4、(主要成分为Ca5(PO4)3F)为原料,经硫酸处理,使之变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可溶性磷酸盐—过磷酸钙简称普钙,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磷肥。另一种常用的磷肥是钙镁磷肥(主要成分是Ca3(PO4)2和Mg3(PO4)2)它是一种缓效的多元复合肥。另外,从炼钢废渣中可以生产钢渣磷肥。1、钾石盐矿是生产钾盐的主要资源,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氯化钾,工业上通常采用溶解结晶法得到氯化钾,想一想,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2、察尔汗盐湖的百万吨钾肥工程成为我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请你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给钾盐生产带来了哪些有利

5、和不利因素?思考与交流提示: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氯化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三、氮肥的生产方案评价:方案一:利用硝石制取氮肥方法可行,但硝石不可再生,原料有限。方案二:原料源源不断,但制备条件高,难度大,成本高,不经济。方案三:利用炼焦工业的副产物生产氮肥,既对原料充分利用,又防止环境污染,且用此方法生产硫酸铵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目前,农业使用最多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铵和碳酸氢铵等,大多以合成氨生产的氨为原料生产。例如:(1)尿素的制备原理:将氨与C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生产氨基甲酸铵,然后对产物进行脱水

6、得到尿素。(2)硝酸铵的制备原理:利用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得到硝酸,然后再与氨气反应制取硝酸铵。1、氨的催化氧化Pt—Rh4NH3+5O2=====4NO+6H2O800ºC2、一氧化氮的氧化:2NO+O2=2NO23、二氧化氮的吸收:3NO2+H2O=2HNO3+NO4、HNO3+NH3=NH4NO3【应用】化肥中的铵态氮肥能不能与草木灰混用?【提示】不能;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此外还有K2SO4和KCl。草木灰溶于水时显碱性,遇铵盐发生如下反应NH4++OH-NH3·H2ONH3↑+H2O,从而

7、使肥效降低。化肥的合理施用化肥是植物的粮食,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土壤肥力,但不合理施用也会带来危害,会造成:(1)污染水体(使水中N、P含量升高,富营养化)(3)破坏土壤(使土壤酸化、板结)(2)污染大气(有NH3等不良气体放出)课后实践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化肥生产是否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氮、磷、钾肥生产结构是否合理?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出你的建议。氨作业:1题1、教材P1022、预习下节农药的相关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