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doc

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doc

ID:52746893

大小:6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30

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doc_第1页
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doc_第2页
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doc_第3页
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doc_第4页
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一、牧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以及存在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牧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企业之间形成各种分配关系。主要渠道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通过各种政策框架下(如税、费等)用行政手段资源开发企业的利润进行利益分配。接下来通过案例进一步说明企业和政府Z间的利益分配情况。图1是“世界银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课题组”根据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纳林沟煤矿价值链计算得出的。图1纳林沟煤矿企业、政府、社区和社区农牧民的利益分配情况图以上分配情况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大部分利益企业

2、获得,其次就是政府;而资源所在地农牧民,仅仅取得了极少部分的利益。在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中,又形成了中央政府拿大头、地方政府取得部分利益的分配关系。资源开发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获得了一半以上的受益,但是企业是否更多地承担了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外部性问题呢?现实中显然相反,因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导致资源开发所形成的外部性问题转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因此企业“理所当然”地对环境与资源进行了利益最大化的开发。(二)社区农牧民参与利益分配的渠道及存在问题入股的方式分配企业利润。一些小的资源开发型企业为了得到当地农牧民的支持,吸收一部分当地群众作为股东。这些股东通过利润

3、分成,获得一定的受益。同时,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给当地村委会用于公共事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资源开发企业是中、大型国有企业的话,当地社区和农牧民很难参与到这种利润分配中。土地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主要由两种方式获得: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向社区及社区居民征用,租赁土地而支付的补偿;二是因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如土地塌陷、水资源下降等)影响土地生产力,矿产开发企业对当地社区居民的赔偿。企业对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筹居民的赔偿起初是通过企业和社区农牧民之间协商來完成的。随着资源开发的不断成熟,这种赔偿机制也越来越完善,各地都形成了不同的标准,也专门成立了补

4、偿办和煤炭协会等。然而征用土地和租赁土地而获得的补偿费,仅仅解决了这一代人失地后的生活问题;农牧民还有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下一代人靠什么生存的问题。生态移民费。由于资源开发,资源所在地的生产、生活环境受到了极大地影响,一些土地被淹、塌陷、环境污染,L1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生态移民,把原来居住的居民搬出去。费用是企业和当地政府共同承担。当地居民在生态移民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生态移民破坏了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环境,对其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劳务收入。资源所在地农牧民,一般都可能在资源开发形成的产业链相关环节中工

5、作。由于资源型企业用工的习惯,当地农牧民很难参与到企业的基本工种中(如采掘、加工、管理层筹),貝能从事和当地较为密切关联的保安、保管等工种。随着资源开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成熟,从事资源开发型企业里工作的人不断减少的趋势。如图2,以采矿业从事职工人数的变化来看,口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带动就业率的机会不那么高。除了山西省的从事采矿业职工人员一直在增加以外,其它省的职工人数的增加不那么明显,内蒙古2002年开始采矿业职工人数明显减少,从2000年27.2万人减少到2009年时17.9力-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采矿业更加现代化,从事采矿行业的人员可能会不断地

6、减少。资料來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对企业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简单的资源补偿。为了改善企业周围的生态环境,企业直接的做法就是投入一定的财力,对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如园林规划、种草、种树等。还有整理土地、恢复植被、水土治理等需要很大一部分资金,因此生态环境破坏的面积不断地向外扩张,最后导致生态移民的下场。二、牧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屮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牧区资源开发企业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支撑不足冃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关于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但是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立法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善。通过以上牧区资源开发企

7、业和政府以及资源所在地农牧民之间利益分配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地农民在资源开发企业那里获得的各种补偿往往是“一次性”、“临时性”的,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面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草原征用、占用补偿标准;牧区农牧民的土地被征用后,残留地和相邻土地受损极易被人忽视。另外,牧区资源型企业运输资源过程中占用草原、破坏草原时,当地农牧民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有时这些孑盾尖锐到重大社会问题。(二)牧区资源开发企业生态补偿和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从发达国家的生态补偿经验来看,环境方血的投入占到GDP比重的2%-3%左右时,才能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2010年

8、中国的GD卩总量超过了397983(亿元),2010年对环境保护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