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 19_第7章.pptx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 19_第7章.pptx

ID:52770888

大小:416.83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3-08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 19_第7章.pptx_第1页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 19_第7章.pptx_第2页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 19_第7章.pptx_第3页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 19_第7章.pptx_第4页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 19_第7章.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 19_第7章.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文主编第7章7.1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7.2 我国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构架7.3 清洁生产评价的方法和程序第7章图7-1 清洁生产评价步骤图7.1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7.1.1 指标及指标体系定义7.1.2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7.1.1 指标及指标体系定义指标(Indicators)是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它既是科学水平的标志,也是进行定量比较的尺度。指数(Index)是一类特殊的指标,是一组集成的或经过权重化处理的参数或指标,它能提供经过数据综合而获得的高度凝聚的信息。7.1.2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1)客观准确评价原则。(2)全生命周期评价原则。(3)污染预防的

2、原则。(4)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5)重点突出,简明易操作原则。(6)持续改进原则。(1)客观准确评价原则。指标体系所选用的评价指标、评价模式要客观、充分地反映行业及其生产工艺的状况,真实、客观、完整、科学地评价生产工艺优劣性,保证清洁生产最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以及应用指导性。(2)全生命周期评价原则。在评价一项技术时,不但要对工艺生产过程、产品的使用(或服务)阶段进行评价,还要考虑产品本身的状况和产品消费后的环境影响,即对产品设计、生产、储存、运输、消费和处理处置整个生命周期中原材料、能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及其毒性的全面分析和评价,以体现全过程分析的思想。(3)污染预防

3、的原则。清洁生产指标的范围不需要涵盖所有的环境、社会、经济等指标,主要应反映出该行业所使用的主要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物量,包括使用能源、水量或其他资源的情况。通过对这些实际情况的评价,反映出项目的资源利用情况和节约的可能性,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4)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建立定量的评价模式,选取可定量化的指标,计算其结果。但评价对象的生产过程复杂且涉及面广,因此对于不能量化的指标也可以选取定性指标。采用的指标均应力求科学、合理、实用、可行。(5)重点突出,简明易操作原则。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清洁生产环节很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要突出重点,意义

4、明确,结构清晰,可操作性强。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是为评价一个活动是否符合清洁生产战略而制定的,是一套非常实用的体系。因此,既要考虑指标体系构架的整体性,又要考虑体系使用时的全面数据支持。也就是要求指标体系综合性强,同时要避免面面俱到,繁琐庞杂;既能反映项目的主要情况,又简便,易于操作和使用。(6)持续改进原则。清洁生产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要求企业在达到现有指标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因此,指标体系也应该相对应地体现持续改进的原则,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现有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清洁生产目标实现持续改进。7.2 我国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构架7.2.1 宏观清洁生产指标体系7.2.2 微观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5、7.2.1 宏观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宏观清洁生产指标主要用于社会和区域层面上。在此层面上,清洁生产指标常与循环经济指标和生态工业指标重叠。7.2.2 微观清洁生产指标体系1.原辅材料与资源能源指标2.产品特征指标3.污染物产生指标4.资源综合利用特征指标5.生产技术性能指标6.环境管理和劳动安全卫生指标1.原辅材料与资源能源指标1)毒性。2)生态影响。3)可再生性。4)能源强度。5)可回收利用性。2.产品特征指标1)销售。2)使用。3)维护。4)寿命优化。5)报废。3.污染物产生指标1)水污染物产生指标。2)大气污染物产生指标。3)固体废物产生指标。4.资源综合利用特征指标清洁生产在重视源头

6、削减的同时,也强调对产生的污染物和废物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处理。5.生产技术性能指标生产技术性能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装备和过程控制系统等。生产工艺的先进程度和装备水平主要体现在污染预防水平,直接决定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产品的质量。这类指标一般为定性指标,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的先进性、技术装备水平及过程控制水平。6.环境管理和劳动安全卫生指标1)有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为取得环境效益提供组织保障。2)有系统的生产管理,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生产管理中,这对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3)相关方管理,是否按照ISO14000要求,建立了相关方管理。4)清洁生产审核,考虑企业是否将清洁

7、生产纳入日常生产中,并不断提高职工清洁生产意识,这需要企业领导的支持,也需要职工自觉的行动。5)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指组织可能对职工造成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是否健全和可行,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应经劳动行政、卫生行政、工会等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等。7.3 清洁生产评价的方法和程序7.3.1 定量条件下的评价7.3.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条件下的评价7.3.3 清洁生产评价程序7.3.4 清洁生产评价报告书的编写要求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