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成形原理 教学课件 作者 祖方遒 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pptx

铸件成形原理 教学课件 作者 祖方遒 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pptx

ID:52771280

大小:1.10 MB

页数:67页

时间:2020-03-08

铸件成形原理 教学课件 作者 祖方遒 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pptx_第1页
铸件成形原理 教学课件 作者 祖方遒 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pptx_第2页
铸件成形原理 教学课件 作者 祖方遒 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pptx_第3页
铸件成形原理 教学课件 作者 祖方遒 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pptx_第4页
铸件成形原理 教学课件 作者 祖方遒 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铸件成形原理 教学课件 作者 祖方遒 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铸件成形原理第7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7.1 快速凝固7.2 块体非晶合金7.3 定向凝固7.4 超常条件下的凝固7.1 快速凝固7.1.1 快速凝固原理7.1.2 快速凝固工艺7.1.3 快速凝固材料的特点7.1.1 快速凝固原理实现大过冷度条件下的凝固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增加凝固过程中的传热速度,迅速将液态金属内的热量传出,获得过冷度较大的液态金属,从而提高凝固速率,这种方式的快速凝固称为激冷法;另一条途径是设法使熔体尽可能在接近均质形核的条件下凝固,使其在凝固前已将熔体中的大量热量散出,而形成大的过冷度,且不发生凝固,当少量的热量进一

2、步散出时达到均质形核条件,凝固开始进行,此时的凝固是在大过冷熔体内进行,整个熔体几乎同时进行凝固,可获得非常快的凝固速率,这种方式的快速凝固称为深过冷法。1.激冷法快速凝固原理2.深过冷快速凝固法1.激冷法快速凝固原理1.激冷法快速凝固原理图7-1 单向凝固速率与导热条件的关系1.激冷法快速凝固原理2.深过冷快速凝固法7.1.2 快速凝固工艺1.粉末材料快速凝固工艺2.低维材料快速凝固工艺3.体材料快速凝固工艺图7-2 气体雾化设备工作原理图1—细粉 2—气体 3—气源 4—金属液5—真空感应加热器 6—喷嘴 7—雾化室8—收集室 9—粉

3、末1.粉末材料快速凝固工艺1.粉末材料快速凝固工艺图7-3 离心雾化时金属液粉碎过程示意图2.低维材料快速凝固工艺图7-4 薄片法快速凝固的原理图1—基板 2—加热源 3—试样入口4—坩埚 5—样品2.低维材料快速凝固工艺图7-5 单辊法和平面流铸快速凝固原理a)单辊法 b)平面流铸法1—激冷辊 2—感应加热炉 3—排气阀 4—压力表 5—带材 6—喷嘴7—金属液 8—激冷基底3.体材料快速凝固工艺图7-6 喷射沉积技术原理图1—沉积室 2—基板 3—喷射粒子流4—气体雾化室 5—金属液 6—坩埚7—雾化气体 8—沉积体 9—运动机构 1

4、0—排气及取料室7.1.3 快速凝固材料的特点快速凝固材料的组织特征表现在:1)偏析形成倾向减小。随着凝固速率的增大,不管溶质分配系数K0>1还是K0<1,实际溶质分配系数总是随着凝固速率的增大向1趋近,偏析倾向减小。2)形成新的非平衡相。由于过冷度大和凝固速率高,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亚稳相可以保留到室温,从而获得不同于平衡凝固的新相。3)细化凝固组织。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晶粒尺寸减小,可以获得微晶乃至纳米晶。4)形成非晶。由于非晶形成一般需要较高的冷却速度,而快速凝固技术可以满足多种非晶材料的制备对冷却条件的要求。图7-7 普通铸态和快速

5、凝固Al-12%Si的合金组a)普通铸态 b)快速凝固7.1.3 快速凝固材料的特点表7-1 部分铝基合金平衡和快速凝固的固溶极限对比7.1.3 快速凝固材料的特点表7-2 快凝耐热铝合金的力学性能7.1.3 快速凝固材料的特点7.2 块体非晶合金7.2.1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理论基础7.2.2 多组元块体的非晶合金设计7.2.3 非晶合金复合材料7.2.4 块体非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7.2 块体非晶合金图7-8 等压条件下合金熔体的焓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关系7.2 块体非晶合金图7-9 部分块体金属玻璃的实物照7.2.1 块体非晶合金形

6、成的理论基础1.非晶形成热力学2.非晶形成动力学7.2.1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理论基础1.非晶形成热力学图7-10 几种非晶合金比热容的变化1.非晶形成热力学图7-11Vit1非晶合金过冷熔体熵的变化图1.非晶形成热力学图7-12几种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与相应的晶化相之间的吉布斯自由能差2.非晶形成动力学图7-13 Vit4非晶合金粘度变化2.非晶形成动力学2.非晶形成动力学图7-14 不同非晶材料在过冷液相区内的粘度比较2.非晶形成动力学图7-15 过冷液体相变TTT曲线示意图2.非晶形成动力学7.2.2 多组元块体的非晶合金设计(1)深

7、共晶点 所有二元和三元非晶形成合金在相图上均表现为深共晶点,深共晶点不仅降低了合金的液相线温度,同时也使玻璃转变温度降低,因此约化玻璃温度会提高。(2)互溶原则 与深共晶点一样,互溶原则被证明是有效改善非晶形成能力的有效手段。(3)原子尺寸和热力学效应 多组元变化的原子尺寸有利于原子的堆积密度提高,导致熔体粘度提高和强的熔体行为,其结果是合金晶化的动力学行为变得迟钝。(4)微合金化 微合金化一般是指加入质量分数小于2%的其他组元所进行的合金化方法。7.2.3 非晶合金复合材料(1)非晶晶化法 非晶合金是一种亚稳态结构,在加热过程中有向晶态

8、转化的趋势。(2)急冷铸造法 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凝固控制,合金熔体在凝固过程中首先析出初生相,剩下的熔体具有高的玻璃形成能力,可以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冻结成非晶态结构,从而形成初生相分布于非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