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滑铁卢之战课件新版语文版.pptx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滑铁卢之战课件新版语文版.pptx

ID:52795457

大小:12.8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4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滑铁卢之战课件新版语文版.pptx_第1页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滑铁卢之战课件新版语文版.pptx_第2页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滑铁卢之战课件新版语文版.pptx_第3页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滑铁卢之战课件新版语文版.pptx_第4页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滑铁卢之战课件新版语文版.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滑铁卢之战课件新版语文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滑铁卢之战◆词语积累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灭顶,水漫过头顶。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寂静。◆主题解说文章通过记述滑铁卢之战的相关情况,着重描写了格鲁希的唯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增援皇帝,才导致了

2、战争的失利。文章强调了机会的重要性。◆结构图解C【解析】A项“嘈”应读cáo;B项“岿”应读kuī;D项“刹”应读chà。2.下面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鸭雀无声  唯命是从  犹豫不决  置之不理B.蜂拥而上  急不可耐  优柔寡断  慢无目的C.精疲力竭  抱头鼠窜  惊慌失错  无济于事D.鸿篇巨制  扣人心弦  灭顶之灭  微不足道【解析】A.鸭—鸦;B.慢—漫;C.错—措。D“阴郁”既写天气给人阴森的感觉,又写拿破仑军队的气氛不活跃。比喻钟表声。生动地写出了这一次决定胜负的时刻

3、给人的震撼。D【解析】“孤注一掷”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孤注一掷”用在此处不恰当,可改为“一字不漏”。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军官们绝望了,而隆隆的大炮声却在这时不祥地沉默下来。()(2)孤注一掷的滑铁卢搏斗正在进行,炮弹便是投下来的铁色子。()(3)他是那样的鲁莽勇敢,而格鲁希又是那样的优柔寡断。()(4)难道是格鲁希大胆地违背命令,奇迹般地及时赶到了?()拟人比喻对比反问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时间(上午、下午)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叙写战争

4、始末。B.在描写上本文采用了全场景勾勒和关键细节的刻画相结合的手法。C.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同时也是一篇历史小说。D.本文将滑铁卢战役的彻底失败完全归咎于格鲁希的迂腐、保守和教条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C小男孩与拿破仑冯雄力①拿破仑统领着他强大的军队,在欧洲大陆上连战连捷,所向披靡。然而他的暴力,与他的武功一样,已是路人皆知。②一天,拿破仑站在刚占领城市的大街尽头,看着大街上依稀晃动的几个民众的身影,他作出了一个决定:要为攻城时牺牲的士兵报仇!要将全城所有的十八岁以上的男女枪毙!消息传开,全城一片哭泣

5、之声。③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个十五岁的小男孩竟然挺身而出,走进拿破仑军队的驻地,说自己要见拿破仑。拿破仑一见是一个小孩子,就喝道:“你胆子倒不小,竟然敢到军营来,而且还要见我!”④小男孩知道大凡是大人都喜欢听奉承的话,就乖巧地说:“您常说自己是民众的父母,我是民众中的一员,当然也就是您的孩子了,孩子想念父母,难道不应该来见见吗?”⑤一句话,就把拿破仑给说乐了,拿破仑微笑着对小男孩说:“你找我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出来吧。”⑥小男孩问拿破仑:“敬爱的拿破仑先生,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说雕刻家在雕刻雕像时

6、,是不是都要把鼻子雕得大一些,而把眼睛雕得小一些呢?”⑦拿破仑显然没想到这个小男孩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于是他就说:“唔,也许是吧。”⑧小男孩说:“那先生您能指出到底为什么雕刻家会那样做吗?”⑨被这样一个小孩子当面提问,拿破仑还是第一次,高傲的他心里自然有气,可他还是忍住了,说:“那你说说你的看法吧。”⑩小男孩说:“雕刻家之所以要把鼻子雕得大一些,是因为假如鼻子大了,就可以把它改小一点;同样,把眼睛雕得小一些,是为了需要的时候能把它改大一点。这些都是老师教给我们的道理,老师说做人就好像雕刻一样,什么

7、事都要留点余地,留条后路,不能做得太绝,这样一旦要‘修改’的时候,也可从容应对。然而,老师们都在战争中牺牲了,没有人再教我们这样的道理了,我们很想念老师,今天我来这里就是想请求您放过其他的人,就像雕刻家做的那样。”⑪拿破仑惊讶这个小男孩能说出这些连自己也不禁信服的道理,然而他对小男孩说道:“如果你能再说出一个令我信服的理由,我就下令不枪毙他们。”⑫小男孩思考了一会儿,认真地说:“如果您真的不像雕刻家那样,把我们这里十八岁以上的民众都杀害了,那么一旦其他城市的民众听说了,他们就不会开城迎接您而是拼命

8、抵抗。要是这样的话,您就会处处受敌。”⑬这话击中了拿破仑的要害,于是他马上取消了那个罪恶的决定。这个聪明而勇敢的小男孩的一番话竟使战功赫赫的拿破仑改变了主意,全城的民众都称赞和感谢他。7.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来刻画小男孩的形象?语言描写。8.你认为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勇敢(胆大)、智慧(聪明)、能言善辩的孩子。9.第⑪段起什么作用?如果把“然而”改成“于是”行不行?为什么?过渡(或承上启下);不可以这样改;理由是:第⑪段是一个过渡段,表明拿破仑信服了小男孩的道理,但他并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