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的芭蕉意象解析.doc

古代诗词中的芭蕉意象解析.doc

ID:52797979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古代诗词中的芭蕉意象解析.doc_第1页
古代诗词中的芭蕉意象解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词中的芭蕉意象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芭蕉在古诗文中主要表达孤独寂寞和离情别绪。比如,李煜的《长相思》就是写夜晚思念娥皇的词作。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这首《长相思》上阙写娥皇离家前的装束,清丽超脱又仿佛得闻见女儿家身上的淡淡胭脂香。下阙写雨打芭蕉,表达凉风长夜,有人寂寞相思稠。格调清婉,但可见李煜对娥皇的钟爱。芭蕉本身已是愁情的象征,再加上淅淅沥沥的雨声,更让人倍觉凄凉。如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芭蕉树由无情之物变为有情之人,叶叶为词人遮阴,无奈三更

2、雨敲打在芭蕉叶上,令北人不堪卒听。这其实是词人心境的反映。当时李清照刚刚南渡,故国之思,流离之感,早已郁结心头,更哪堪半夜雨打芭蕉之声。与此相类的如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还有张可久的《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此曲表达的是自己接到家书之后,内心的悲愁。开篇自然道来,下片让人联想起《西厢记》“长亭送别”的片段,富有诗情画意。而秋梦里的雨打芭蕉之声,更是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怀念。芭蕉还可以用来代指时光的流逝,最著名的当是蒋捷的《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

3、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时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