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011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011

ID:5279969

大小:1.43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7-12-07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011_第1页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011_第2页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011_第3页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011_第4页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011_第5页
资源描述: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0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毛玉瑢E-mail:myr58@126.com康复医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内容掌握肌电反馈的原理熟悉临床应用的原则、适应症了解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的目的掌握I—T曲线的临床检查方法和意义熟悉神经电生物结果的意义基本动作控制理论一、动作单元(运动单元)(motorunit)1.定义:脊髓前角细胞及其轴索、运动终板和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二、动作单元征召(募集)(motorunitrecruitment)运动单位的征召遵守全有全无规律(all-ornonelaws),。中枢神经系统募集动作单元的方式:1.

2、时间募集方式(CNS传导速度增加,肌张力增加)2.空间募集方式(CNS募集更多运动单元,肌力增加)三、肌肉收缩的电生理学1.运动单元的动作电位---肌肉收缩2.肌电信号:CNS经每一个运动单位传递下来的电冲动使肌肉产生收缩的信号。脊髓前角细胞发放神经冲动神经轴传递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Ach突触间隙肌浆膜去极化产生电位差沿横管肌纤维内质网膜去极化释放Ca++肌凝和肌钙蛋白形成横桥ATP供能两者产生滑动。肌电反馈(EMG)治疗仪的原理一、EMG的定义仪器收集人体内控制肌肉收缩的肌电信号,经过一连串电子信号的处理,最后由声音

3、、图像或数字等信号反馈给受试者,受试者利用该信号调整神经肌肉控制模式。人肌电反馈仪视觉/听觉信号显示屏(声音/图像/数字)神经肌肉控制肌电信号收集单元二、肌电信号与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与肌肉间是良导电生理组织动作单位电信号频率常在1KHz以下三、皮肤与电极片的界面皮肤电组电极片材质(碳胶)导电液三、导线:高良导电性材质。四、放大器倍率(gain):肌电信号振幅5mv以内,100~10000X。输入阻抗:放大器内输入阻抗无限大频率反应:生理放大器在一定频率以不失真方式放大,10~1000Hz。CMRR(共态抑制比)

4、:滤除空气中的电磁波,90dB以上。肌电反馈训练的临床考虑一、临床使用的目的1.增加肌肉收缩时的活性2.减低肌肉收缩时的活性二、患者的选择1、主观意愿:有强烈的动机2、客现的生理条件: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视力、听力、自主控制能力等。三、评估对动作控制上的异常情况进行评估。找出问题的特定肌群及影响因素。CVA步行中足部不能顺利离开场面?四、治疗目标治疗目标子目标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一、皮肤的准备二、电极片的选择三、电极片的正确摆放:近+、中地板、远-/+-四、反馈模式选择:视觉、数字、灯光、声音五、反馈训练讯号敏感度的设

5、定:阈值设定六、反馈训练讯号与动作控制关系解说七、训练开始肌电反馈的临床应用1、动作控制2、肌张力异常3、周围神经损伤恢复期4、其它:肌键移植,肌力或张力不平衡引起姿势不良。临床神经电学检查简介一、神经电学检查的目的神经/肌肉病变定位和定量二、常用的神经电学检查1、传统的神经电学检查:基本电位,时值,强度-时间曲线,神经兴奋性检查2、神经传导检查:MNCV,SCV,H反射,F波,诱发电位(SSEP,MEP,AEP,VEP)3、肌电图检查传统神经电学检查强度—时间曲线检查生理基础:支配该肌的运动神经部分变性,该肌部分失神经时,

6、神经兴奋性下降,对波宽短的刺激无反应,而显示出肌肉本身的兴奋性,这时阈值较高,表现为曲线抬高,曲线右移弯折,这是部分失神经曲线的特征。完全失神经支配时,其特征是位置显著右移,阈强度明显升高,斜率没有,实变曲线光滑。仪器:三、强度时间曲线(strength-durationcurve/SDC)强曲线右移度时值2基本电位基本电位时间神经传导检查一、运动传导速度检查二、感觉传导速度检查(顺向法/逆向法)三、H反射:四、F波:五、诱发电位:SSEP、MEP、AEP、VE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两刺激点间距离(mm)

7、/两刺激点潜伏期之差(单位: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正向刺激逆向法计算公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单位:m/s)=刺激点与记录点的距离(mm)/潜伏期(ms)H反射以次大强度刺激胫后神经,Ia感觉神经纤维上传至脊髓反射弧,由ɑ运动神经纤维下传至腓肠肌。F波以超大强度刺激(5%运动神经纤维上传)。肌电图检查记录、显示肌肉活动时产生的电位的图形脊髓前角--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肌肉接头--肌纤维临床意义较全面地了解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疾病,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恢复状况一、传统肌

8、电图检查检查步骤,正常与异常表现1、静止:电静息,终板电位,纤颤电位,束颤电位2、最小肌肉收缩:双相波/三相波,波幅200微伏~3毫伏,时限<15ms3、最大肌肉收缩:干扰相,200~2000微伏,30~50次/秒。检查步骤:针电极插入肌肉观察插针时电活动肌肉放松时电活动随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