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水斋存牍》所反映的晚明广东狱政缺憾及司法问题

《盟水斋存牍》所反映的晚明广东狱政缺憾及司法问题

ID:5281102

大小:1.93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2-07

《盟水斋存牍》所反映的晚明广东狱政缺憾及司法问题_第1页
《盟水斋存牍》所反映的晚明广东狱政缺憾及司法问题_第2页
《盟水斋存牍》所反映的晚明广东狱政缺憾及司法问题_第3页
《盟水斋存牍》所反映的晚明广东狱政缺憾及司法问题_第4页
《盟水斋存牍》所反映的晚明广东狱政缺憾及司法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盟水斋存牍》所反映的晚明广东狱政缺憾及司法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JournalofChineseStudiesNo.57-July2013《盟水齋存牘》所反映的晚明廣東獄政缺憾及司法問題*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引言《魏書•刑罰志序》云「吏清政平,斷獄省簡」,指出公平與輕省的司法是優良管治的重要元素。獄政的得失則關乎司法素質的優劣,是法律可否公平而又在預期內執行的前提。本文所探討的明代晚期地方司法系統,則因極為嚴密的多重覆審程序,使案件定讞或刑罰落實的等候過程變得異常漫長。收押嫌犯作漫長等候的府縣牢獄,便比其他時代牢獄對司法的有效運作有更

2、為關鍵的影響,因為在最終審判之前,如果囚犯已瘐死獄中,法司便只有匆匆結案,使案件的真相石沈大海。雖然明太祖朱1元璋(1368–1398在位)在各府設置司獄一職,專門管理獄政,但明代在州縣層面並無專官主理牢獄。這種委州縣長官兼顧的安排,正反映牢獄管理只能算是州縣衙門的小事,並未受地方主管官員恆常而深切的關注。而且一些諸如衛所、捕廳等特殊政府機關,也會自設牢獄,致使地方監獄各自為政。制度上的鬆散,間接反映了獄政未受地方官員認真監督,故此牢獄出現問題毫不為奇。原本就是無關痛癢的末節,更不容易引起後世的關注

3、了。後人在處理明代地方政制的時候,大多注意錢糧刑名等大政,對處置疑犯與罪囚的地方監獄鮮有討論。直到晚清時受西力衝擊而改革法制與獄政的時候,中國監獄的歷史與晚清時監牢的*本文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撥款資助項目“ManagingSocialOrderinMaritimeSouthChina:Late-Ming[1550–1645]JudicialCourtExperiences[P.N.249612]”的部分研究成果。初稿撰寫於香港理工大學大學中央資助博士後研究計劃“MaintainingPubli

4、cSecurityintheSoutheastCoastofLateMingChina(1550–1645):TheExperienceofCommunityPactsandJudicialCourts”期間,並曾在首屆古文獻與傳統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香港:香港理工大學,2010年6月)上宣讀。1參沈家本:《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獄考〉,頁1188–90;另見王志亮:《中國監獄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205–6。近人有關明代司獄的研究,有連啟元:〈明代

5、司獄形象及其社會地位的探討〉,《法制史研究》第15期(2009年),頁103–42。©香港中文大學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ICS57_FA02_26Aug2013.indd11511/9/133:18PM《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JournalofChineseStudiesNo.57-July2013116譚家齊處境才受到關注,由此而有沈家本對中國牢獄傳統作概括回顧的〈獄考〉。民國以來,牢獄的歷史卻少受學界青睞,要到八十年代才有海峽兩岸的《中國監獄史》及《中2國監獄

6、法制史》等,以官書史料概述歷朝獄政制度的綜合性著作出現。3此後個別討論明清地方衙門或司法制度的論著,間有述及地方獄政,但若非過分注重官文書在制度上的理想規定,就是以筆記小說或通俗文學的極端描述來討論牢獄的「實況」,如呂伯濤和孟向榮的《中國古代的告狀與判案》,即將《醒世姻緣傳》及《水滸傳》等有關牢獄的情節直接用作黑獄的證據,並以清末小說《活地獄》中禁卒4以賄款決定囚人待遇,來說明管理牢獄的惡役如何欺凌囚徒。然而,小說為了吸引讀者,不免張大其詞,未必就是歷史的常態。似乎應在完全沒有其他採自現實的史料時,

7、才迫不得已地斟酌引用此等文學內容。因為缺乏史實印證,此等虛構的黑獄5描述令人存疑。當然,仍有一些有關明代獄政的研究,是建立在嚴肅的史料上的,其中最具開創性的作品,要數日本學者濱島敦俊的兩篇專文〈試論明末東南諸省的6抗、欠租與鋪倉〉和〈明清時代,中国の地方監獄—初歩的考察〉。濱島氏以經濟罪行的處分為線索,注意在明末經濟急劇發展的情況下,東南地區出現了專為欠債不還的犯人而設的「倉」與「鋪」等新牢獄。不過,他的研究旨趣專在發掘為人所忽略的制度與建置,不在重現明代地方牢獄的實況。此後,連啟元在2001年出版

8、的《明代的獄政管理》,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與各種官書史料,為明代獄政的建制、中央及地方監牢的建築,以及囚犯的抗爭與管理問題等少受注意的題目,作出綜合性的整2勞改專業教材編輯部中國監獄史編寫組:《中國監獄史》(北京:群眾出版社,1986年);李甲孚:《中國監獄法制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3例如楊雪峰:《明代的審判制度》(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那思陸:《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臺北:正典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2年);那思陸:《中國審判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