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

《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

ID:5282285

大小:520.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_第1页
《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_第2页
《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_第3页
《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_第4页
《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评谢文郁的《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林纯洁自从20世纪90年代,刘小枫等学者提出汉语神学的概念与思路以来,汉语神学日益在华人学术界与基督教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刘小枫认为,“对汉语基督神学的发展而言,要考虑的问题首要是自身与理想形态的基督神学的垂直关系,即汉语思想之语文经验如何承纳、言述基督事件和反省基督认信。”①但在拥有深厚传统的希腊语神学、拉丁语神学、德语神学等西语神学面前,汉语神学目前仍然十分单薄,不可避免地受到西语神学的强烈影响。“鉴于基督神学是西方的神学,西方基督神学就取得了权威解释的地位,从而汉

2、语思维者如若进入基督神学,则只能通过西语神学。这样一条诠释进路将使汉语神学永远是西语神学的尾巴。”②但汉语神学仍有独立发展之可能,原因在于“直接面对基督事件,关键的是直接面对基督拯救。”③而基督拯救更多依赖个人的信仰与体验,“基督事件的福音消息是对个体的原初性生存体验而诉说⋯⋯对基督事件的理解,当植深于个体的直接的原初生存体验”④,这就为汉语神学打破西语神学的“权威解释”,构建独特的汉语基督教神学体系提供了一个路径。也正是在这种危机与希望之中,谢文郁独力完成了《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重新翻译和阐释

3、了《约翰福音》,深入借鉴了但没有盲从西语神学的“权威解释”,而是从汉语思维者和中国基督徒学者的角度给出了独特的诠释。《圣经》翻译与汉语神学《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和基督教的核心,对之进行翻译与阐释是汉语神学发展的基础。正如刘小枫所言,“基督神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谈论圣经中启示的上帝,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上帝观念,因此,理解和解释圣经,是神学的首要工作。按照布尔特曼的说法:‘神学的任务就是翻译圣经。”’⑤希伯来语和希腊语是建构基督教神学的初始语言。因为基督事件首先发生在希伯来语社会,后传播于希腊语社会,《旧约》与《新约》分别首先用这两种语言写成。“基督事件自然是所有

4、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路德全集》魏玛版研究”(项目编号:12YJCZtt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①刘小枫:《现代语境中的汉语基督神学》,收录于李秋零、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页。②谢文郁:《基督神学的诠释概念》,收录于李秋零、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第78页。③谢文郁:《基督神学的诠释概念》,同上。④刘小枫:《现代语境中的汉语基督神学》,《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第28页。⑤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

5、34页。·166·《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基督神学的共同根源,但基督事件却是发生在希腊化了的犹太世界,并以希腊语记载下来的,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犹太——希腊神学’了。”①在拉丁语世界的传播过程中,基督教的神学体系得以完成。因此,“基督神学的原始思想的语文主要为希伯来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希伯来思想和拉丁语思想的语文经验建构起历史的基督神学之原始型态。”②由此,这三种语言取得了阐释基督事件的优先权,神学史上的大学者多精通于这三种语言,如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因此,汉语神学的发展,必须重视希伯来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神学原典的阅读与阐释。但马丁·路德

6、通过个人宗教体验并在吸收和批判这三种语言神学的基础上,将《旧约》和《新约》分从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翻译成德语,并进行了大量的《圣经》阐释;同时在这个翻译与阐释的过程中,规范了德语的词汇和语法,促进了现代德语的形成。在此两点基础上,德语神学才逐步兴起。路德没有盲从历代教父的权威解释和罗马教廷的权威教义,而是从自身的宗教体验出发,重新发现和领悟了“因信称义”,创立了基督新教,从而开启了基督教会的新纪元。这证明了后来的语言在基督教神学上也可以取得早期语言同样的地位。语言是上帝与人沟通的途径,但并非最关键的,因为耶稣基督的《新约》就是用希腊语,而不是以作为凡人耶稣的

7、母语——希伯来语写成,《新约》中记载耶稣的话语中只有4句⑧。而对人的神学最关键的还是个人信仰基督的宗教体验,与母语最为关切。由此,何光沪提出了母语神学的概念:“几乎所有的神学著述都是神学家用母语进行的,换言之,神学基本上都是‘母语的神学”’④。这就使汉语神学的发展成为可能。基督教传人中国以来,《约翰福音》已经出现了十多个汉译版本,但仍有不足之处。于是,谢文郁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重新翻译了《约翰福音》,翻译过程是:“先弄清希腊文原文的字义和语法结构,并给出一种大概的翻译,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和这些中英文译本加以对比,接着对自己的译文进行修改,在文本分析讨论完之

8、后再行润色译文。”⑤由此依循了翻译一阐释的路径,将母语神学与早期语言的神学以及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