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doc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doc

ID:52835749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0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doc_第1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doc_第2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doc_第3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doc_第4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   曾经被山东青岛大学聘为名誉教授的博弈论大师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1930年6月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目前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50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并获数学学士学位。之后,又于1952年和195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和数学博士学位。随后,奥曼加盟普林斯顿大学工业与军事应用研究小组。   1966年,罗伯特·奥曼被选为经济计量协会会员,现任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数学研究院教授、纽约州立大学斯坦尼

2、分校经济系和决策科学院教授以及以色列数学俱乐部主席、美国经济联合会荣誉会员等。   罗伯特·奥曼担任多家专业杂志社的编辑,如《国际对策论杂志》、《数理经济学杂志》、《经济学理论杂志》、《经济计量学》、《运筹学数学》、《应用数学和博弈和经济行为的SIAM杂志》等。   鉴于在决策制定理性观点方面的杰出贡献,他曾于1983年获得了以色列技术机构颁发的科学技术哈维奖,并于1994年获得了以色列颁发的经济学奖。1998年获得了经济学界享有崇高声誉的西北大学经济学Erwin Plein Nemmers Prize。2002年与约翰·

3、纳什一同被聘为山东青岛大学名誉教授。   罗伯特·奥曼的代表作品有:《非原子型博弈的价值》(与L.S.Shapley合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4;《博弈理论》(与Y.Tauman和S.Zamir合著),人人大学出版社,1981;《博弈论讲义》,Westview出版社,1989;《博弈论及其应用手册》(与S.Hart合编),Elsevier出版社,第一卷,1992;第二卷,1994;第三卷,2002;《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MIT出版社,1995;《文选》,MIT出版社,2000。 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

4、helling   被专业人士称为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大师的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helling),1921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美国公民。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学院教案长达20年,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的称号。之后他还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和经济系担任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称号。1991任美国经济协会主席;1995年任东方经济协会主席。   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在军事战略和军控、

5、能源和环境政策、健康政策、对烟草和毒品的政策,以及国家政策和商业战略中的道德问题等等。可以说,谢林是一位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大师。   托马斯·谢林的代表作品有:《国家收入行为》,麦格希尔出版公司,1951;《国际经济学》,Allyn与Bacon出版公司,1958;《冲突战略》,哈佛大学出版社,1960;《战略与军控》(与Morton H.Halperin合著),二十一世纪基金,196 l;《武器与影响》,耶鲁大学出版社,1966;《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Norton出版公司,1978;《透析能源问题》,经济发展委员会

6、,1979;《选择与结果》,哈佛大学出版社,1984。 罗伯特·J·奥曼的学术贡献   自20 世纪 年代以来,作为在当代博弈论理论领域中的"四君子"之一,罗伯特·J·奥曼在国际经济学界可谓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可以说,在当代的博弈论研究中几乎没有他未涉足过的领域。他的研究具有与众不同的广度和深度,他的科学贡献从基本概念、学科的发现与形成到适当工具与方法的发展在分析不同具体问题中的应用,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一、合作与非合作博弈论   一般认为,1944年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合作出版了《博弈论与经

7、济行为》一书,奠定了经济博弈论大厦的基石,也标志着经济博弈论的创立。而今年的诺奖得主奥曼在权威的《帕尔格雷夫大辞典》中的《博弈论》条中对这门学科的历史和发展成果作了精辟凝练的论述。   奥曼(1985)认为,博弈论较具描述性的名称应是"互动的决策论"。因为人们之间的决策与行为将形成互为影响的关系,一个经济主体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对方的反应。奥曼还以经济主体的理性为分析的出发点,认为博弈论是互动条件下"最优理性决策",即每个参与者都希望能以其偏好获得最大的满足。 5/5  博弈论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二者的主要区别在

8、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是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奥曼对二者的贡献和影响都极其深远。   合作博弈理论强调的是团体理性,不讨论合作的达成过程,而是直接讨论合作的结果与利益的分配。合作博弈的基本形式是联盟博弈,它隐含的假设是存在一个在参与者之间可以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