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doc

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doc

ID:52837203

大小:40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31

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doc_第1页
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doc_第2页
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doc_第3页
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doc_第4页
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寒假生物奥赛专训—动物行为学与生态学(20%)第一部分生态因子竞赛知识先学习一、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联赛真题对应练一、生态学概念)二、生态因子(→联赛真题对应练二、生态因子)1、定义: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2.类型:n(1)气候因子(光、温、水、空气等因子);n(2)土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肥力和土壤生物等因子);(3)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因子);n

2、(4)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n(5)人为因子。3.限制因子与耐性(1)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任何生态因子超过生物的耐受极限,就成为限制因子。水中的氧会成为鱼生存的限制因子。(2)耐性限度(thelimitsoftolerance):每个种只能在环境条件一定范围内生存和繁殖。也即生物种在其生存范围内,对任一生态因子的需求总有其上限与下限,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种对该因子的耐性限度。(3)耐度限制的调节:通过下列主要方式:新环境适应-驯化培育;休眠—“逃避”限制;生理节律变化和其他周期性补偿

3、变化。调节的目的是对恶劣环境的克服,通过这些方式,使体内生理、行为达到平衡,而抵抗恶劣环境。4.生态因子的两个定律(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2)耐受性定律:又称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5.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三、温度生态效应:(→联赛真题对应练三、温度生态效应)1.决定地球

4、上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入射的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2.温度与生物生长发育:生长“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1)发育: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2)低温致死的原因: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损坏了细胞内和细胞间的细微结构;溶剂水结冰时,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引起细胞渗透压的变化,造成蛋白质变性;脱水使蛋白质沉淀;代谢失调,乃至停止(3)高温对生物的影响:①植物: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此两个重要过程失调,造成植物的饥饿现象。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促使蛋白质凝固,导致有害

5、物质的积累。(分解过程的中间产物积累在体内)②动物: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变性;缺氧,排泄功能失调;神经系统麻痹。3.有效积温法则:(1)含义:每种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K)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2)公式:K=N(T—T0),其中,k为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以“日度”表示,为常数;T为生长发育期内的日平均温度;T0为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学零度);N为天数。(3)应用:①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②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③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④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3.

6、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对低温适应—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的表现(1)植物:①抗寒:形态方面芽叶具有油脂类物质,芽具鳞片,植表有蜡粉密毛,植株矮小;生理方面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②抗热: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使植物体因过热受害。还有一些植物具有反射红外线的能力;(2)动物:①贝格曼定律: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减少②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

7、出部分为四肢、尾巴、外身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③葛洛格规律:温血动物在温暖地区的个体黑色素增多,在干旱地区则红,黄,棕色为多,在寒冷地区色素逐渐减弱④乔丹定律(Jordan’srule):栖息于冷水水域中的鱼类,比栖息于温暖水域中的同种鱼的脊椎骨数目多。解释:低温使鱼类的生长和发育速度变慢,因而延长了其性成熟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个体,其脊椎骨的数目也增多.区别:阿利氏规律-群聚可能会增加个体间对营养、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但这经常被群体存活力的提高而抵消。4.物候节律: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季节变化的反应现象。物候学(

8、pheology)则是指研究生物与气候周期变化相互关系的科学。四、光照和水的生态作用(→联赛真题对应练)1.光的生态效应(1)光强的生态作用对生物的适应:①光强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植物黄化现象(eitiolationphenomenon)18/18②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③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2)光饱和点: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