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学课例评析

《蜀相》教学课例评析

ID:5285173

大小:219.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蜀相》教学课例评析_第1页
《蜀相》教学课例评析_第2页
《蜀相》教学课例评析_第3页
《蜀相》教学课例评析_第4页
《蜀相》教学课例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蜀相》教学课例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蜀相》教学课例评析韩宝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近期到一线调研,观摩了多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例,其中高二年级杜甫《蜀相》一课,有些细节处理值得推敲商榷。陈述如下,与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广大同仁交流探讨。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老师发给学生们的课文导学辅助材料中,载有该诗的白话译文、创作背景、赏析文等内容。后来才发现,这些内容都是从“百度”网页上完全复制过来的。细读之后,发现其中有些信息未必准确。一、关于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

2、?锦官城外柏森森。”赏析讲义云:“寻”字之妙在于它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急切、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蜀相》一诗,前人仇兆鳌注断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此时杜甫结束了四年因“安史之乱”引发的颠沛流离生活,在朋友严武的资助下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他在这里安居交游,赋诗题画,近4年中写下240多首诗篇,精彩之作层出不穷,如《春夜喜雨》《绝句四首》《过客相寻》《江畔独步寻花》等诗,暂时纾缓了仕途失意的消沉。笔者认为,讲义的部分文字过于注重挖掘,力求塑造诗人“高大全”、忧国忧民的知识分

3、子形象。其实暂时避开了战火,过上了安定优游的日子,杜甫的诸多诗文勾勒了他的惬意生活状况:“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特别是诗人所作《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七首,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独自漫步锦江畔,欣赏花枝繁茂、蝶舞莺歌,胜日寻芳,表达了诗人久经乱离后得以和平宁静生活的喜悦心情。全诗动静相应、不着声色,却生动自如、别有风味,与战火乱离势同霄壤。讲义提到,“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那么《江畔独步寻花》组诗标题中的“寻”,该如何领会才是所谓“正解”呢?“寻”字还

4、可以理解为武侯祠的位置幽曲,对于初到成都路线不熟的诗人而言,颇有些生疏感。也许不过是诗人解决衣食温饱之后暇日里的四处游览胜迹之举,“何处寻”以叙述追寻古圣先贤踪迹之义来表达诗人登临凭吊之情,非要把一介平民诗人生硬主观地拔高膜拜为不食人间烟火、时时刻刻胸怀“追慕先贤的急切、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造势”斧凿的思维定式使然。讲义指出,成都郊外的武侯祠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森森”,这里指祠堂周围柏树

5、繁密茂盛、修长高耸、浓荫幽暗,是否一定给人“象征意义”、“联想诸葛亮的精神”?恐怕不免牵强之嫌。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笔者试理解为,自诸葛亮病逝武功县五丈原,至五百余载后的诗人今日访谒祠堂,浪花淘尽英雄、风流余韵湮没、时代隔膜久远、徒叹物是人非的况味可能是不可忽略的。二、关于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讲义中的“白话译文”部分把这一联解释为: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前句中“自春色”解为“自然的春色”,后句中“空好音”解为“隔枝空对婉啭鸣唱”,似都有探讨的余地

6、。笔者认为,“自”、“空”在诗句中都充当了副词角色,而非如“白话译文”部分所说的“自然的”、“隔枝空对”。这个“自”字,在句中作“依旧、仍然”解。这个“空”字,在句中有“徒然、白白地”之意。诗作第二联试理解为:掩映台阶的碧草葱葱空自展现着一派勃勃盎然的春色美景,枝繁叶茂之间的黄鹂徒劳地啼鸣传递出宛转清音。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描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成都的春天当来得更早。武侯祠外“柏森森”,阶前碧草萋萋生机,叶间娇莺恰恰百转。这里特别强调,有不少读者认为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丞相祠庙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意在描写武

7、侯祠堂环境的荒凉。笔者不能苟同,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恰恰是一派充满活力的芳春气象。如果一定要说“荒凉”,充其量也只是字里行间寄寓着诗人心底里的几分感物思人的情怀。“碧草”意在渲染“春色”之怡目,“黄鹂”意在强调“好音”之悦耳。景色不可谓不幽美,清音不可谓不迷人。然而,这一派大好春光,在诗人眼里心中都是无足轻重。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草木无情、禽鸟无知。武侯的丰功伟业、人事代谢,诗人的颠沛流离、百般心事,草木禽鸟并不关心,自纵其势、自得其乐。一“自”一“空”,既是“碧草”、“黄鹂”本真的自顾常态、质性自然,又是诗人物我两隔、胸臆寥落的真实写照。自然恒久,世事多

8、变、人生不永,欢愉与沉郁之间,不失几分机心禅意。空旷的天地之间,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