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一)历真题(内含答案)(00001).doc

文学概论(一)历真题(内含答案)(00001).doc

ID:52852828

大小:19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1

文学概论(一)历真题(内含答案)(00001).doc_第1页
文学概论(一)历真题(内含答案)(00001).doc_第2页
文学概论(一)历真题(内含答案)(00001).doc_第3页
文学概论(一)历真题(内含答案)(00001).doc_第4页
文学概论(一)历真题(内含答案)(0000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一)历真题(内含答案)(0000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052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

2、素”是A.世界、文本、传播、阅读B.世界、艺术家、作品、欣赏者C.世界、生活、文本、知识D.世界、文本、艺术家、生活2.与历史相比较,文学的特征是A.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B.重情感,重虚构,重诗意C.重事实,重理智,重虚构D.重情感,重真实,重理智3.《礼记·乐记》把艺术创作的过程描述为A.物—心—乐B.心—物—乐C.物—乐—心D.心—乐—物4.把文学这种语言整体形容为“有机体”的人是A.黑格尔B.索绪尔C.陈独秀D.郭沫若5.提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一观点的人是A.刘熙载B.王夫之C.王国维D.叶燮6.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一

3、个谜”,“诗写出来原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他揭示了现代派作品的A.荒诞性B.求解性C.严密性D.完整性7.有些学者认为,人类的文学艺术总是走着这样一条发展路线A.表现→再现→装饰B.再现→表现→装饰C.装饰→再现→表现D.表现→装饰→再现6/68.抒情作品的原初形态和典型形态是A.抒情诗B.抒情剧C.抒情小说D.抒情散文9.抒情诗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A.跳跃性B.平稳性C.均衡性D.开放性1O.诗人有所谓的“诗家语”,它通常是指A.诗人的语言B.诗歌中的语言C.诗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D.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不同于日常化的语言表达方式11.“风格即人”

4、,这句名言出自A.柏拉图B.黑格尔C.亚里士多德D.布封12.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是A.创作个性包含文学风格B.文学风格排斥创作个性C.文学风格从属于创作个性D.创作个性从属于文学风格13.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称为A.艺术想象B.艺术理解C.艺术直觉D.艺术灵感14.杜甫说他“老来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强调语言的A.生涩感和艰深感B.独特性和透明性C.独特性与陌生化D.深奥性和陌生化15.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A.戏剧文学B.小说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16.需要接受者加以具体化的文本空白

5、点,被称为A.召唤结构B.叙事结构C.作品结构D.语言结构17.通过理解文句来阐释作者原意的批评是A.印象式批评B.评点式批评C.诠释式批评D.神话原型批评18.近代文明社会不可能再产生像古希腊那样优秀的神话、史诗,这表明A.文学发展不必以社会发展为基础B.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链条已经断裂C.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能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能出现D.文学发展与生产力水平没有必然联系19.西方古典主义在艺术实践中主要偏重于6/6A.戏剧B.史诗C.小说D.抒情诗20.下列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派别的是A.未来主义B.超现实主义C.表现主义D.狂飙突进运动二、多项选择题(

6、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包括A.认识与情感的统一B.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C.哲理性与通俗性的统一D.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E.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22.古典叙事观念所关心的问题有A.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是否真实B.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是否正确C.作品的艺术形式是否具有审美价值D.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否生动E.作品的结构是否和谐23.“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叙事作品B.再现作品C.表现作品D.

7、抒情作品E.戏剧作品24.文学的口传方式的特点在于A.面对面的直接传播B.随时调整传播的内容C.传播内容的物态化D.通过视、听调整传播的内容E.传播内容的流动性25.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表现出A.对现实人生困境的深切关怀B.追求事物现象背后的深度模式C.打破各种文化形式的界限,抹平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别D.丧失历史意识和意义深度E.文本的拼贴和破碎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卷上。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O分)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