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题详解汇编(七单元).doc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题详解汇编(七单元).doc

ID:52859799

大小:4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31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题详解汇编(七单元).doc_第1页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题详解汇编(七单元).doc_第2页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题详解汇编(七单元).doc_第3页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题详解汇编(七单元).doc_第4页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题详解汇编(七单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题详解汇编(七单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试卷详解汇编(第七单元)  考点1燃烧和燃烧条件  1、(2011.宜宾市)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解读】选C。燃烧条件与压强无关。  2、(2011年·烟台)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②检验铵态氮肥  C.③检验CO32一的存在D.④用水吸收CO  【解读】选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薄铜片上得到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能达到实验的目的。氢氧化钠与氨态化

2、肥放出氨气,氨气能使石蕊变蓝,但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除了碳酸盐之外还有碳酸氢盐;CO极难溶于水。  3、(2011年·龙岩)"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

3、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解读】选C。酒精灯的灯芯上有酒精且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却不能燃烧,唯一缺少的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玻璃棒蘸取滴有浓硫酸的高锰酸钾接触灯芯点燃说明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4、(2011年·日照)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解读】选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

4、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烧杯中的热水一方面起提高温度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起到隔绝氧的作用。  5、(2011年·广安)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解读】选D。红磷也是可燃物。当温度达到24

5、0℃且与氧气接触时就会燃烧。  6、(2011年·南昌)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11/11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

6、和一种碱,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解读】:为了防止白磷燃烧的产物污染环境,使反应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为了防止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冷热不均炸裂,应将试管外壁的水擦干。白磷能燃烧说明有氧气,所以大试管所装气体中应该有氧气。钾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且在水面能燃烧说明反应放出热量。  答案:【知识回忆】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1)减少污染(环保),擦干  (2)氧气(空气)【综合应用】放热,2K+2H2O=2KOH+H2↑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201

7、1年·滨州)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解读】选C。防火的措施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2、(2011年·肇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B.用白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解读】选A。高楼

8、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会因断电被困在电梯内,所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3、(2011年·天津)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