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docx

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docx

ID:52861824

大小:17.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31

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docx_第1页
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docx_第2页
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docx_第3页
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docx_第4页
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黑龙江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实训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一、实训目的(1)了解水准仪的构造,熟悉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及作用。(2)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会水准尺的读数。二、实训器具每组借领水准仪1套,水准尺1对,尺垫1对,记录夹1个。三、实训内容(1)熟悉DS3型微倾式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2)学会使用圆水准器整平仪器。(3)学会瞄准目标、消除视差及利用望远镜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4)学会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5)实训课时为2学时。四、实训步骤1、安置仪器张开三脚架,使架头大致水平,高度适中,将脚架稳

2、定(踩紧)。然后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定在三脚架上。2、了解水准仪各部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1)调节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物象清晰。(2)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此为粗平);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或气泡两端影像完全吻合(此为精平)。(3)用准星和照门来粗略找准目标,旋紧水平制动螺旋,转动水平微动螺旋来精确照准目标。3、粗略整平练习如实训图1(a)所示的圆气泡处于e处而不居中。为使其居中,先按图中箭头的方向转动1、2两个脚螺旋,使气泡移动到e’处,如实训图1(b)所示;再用右手按图1(b)

3、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第三个螺旋,使气泡再从e’处移动到圆水准器的中心位置。一般需反复操作2~3次即可整平仪器。操作熟练后,三个脚螺旋可一起转动,使气泡更快地进入圆圈中心。4、读数练习概略整平仪器后,用准星和照门瞄准水准尺,旋紧水平制动螺旋。分别调节目镜和物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和物像都清晰。此时物像已投影到十字丝平面上,视差已完全消除。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对准尺面,转动微倾螺旋精平,用十字丝的中丝读出米数、分米数和厘米数,并估读到毫米,记下四位读数。5、高差测量练习(1)在仪器前后距离大致相等处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读

4、出中丝所截取的尺面读数,记录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2)不移动水准尺,改变水准仪的高度,再测两点间的高差,两次测得的高差之差不应大于5mm。五、注意事项(1)读取中丝读数前应消除视差,水准气泡必须严格符合。(2)微动螺旋和微倾螺旋应保持在中间运行,不要旋到极限。(3)观测者的身体各部位不得接触脚架。六、实训问答1、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起什么作用?答:2、照准目标后,从水准尺上读数需完成哪些操作步骤?按操作的先后次序回答。答:3、什么是视差?如何消除视差?答:4、使用微倾式水准仪读数之前是否每次都要将管水准器居中?

5、为什么?答:七、观测记录表实训表1水准仪认识观测记录仪器号:天气:观测者:日期:呈像:记录者:安置仪器次数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高程(m)第一次第二次实训二普通水准测量一、实训目的(1)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校核方法。(2)熟悉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二、实训器具DS3型微倾式水准仪1台,水准尺1对,尺垫1对,记录夹1个三、实训内容(1)闭合水准路线测量或附合水准路线测量(至少设置四个测站)。(2)观测精度满足要求后,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3)实训课时为2学时

6、。四、实训步骤从指定水准点出发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每人轮流观测两站,然后计算高差闭合差和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若高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则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最后算出各测站改正后的高差。若闭合差超限,则应返工重测。五、技术规定(1)路线长度不超过100m,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2)限差要求mm或mm式中L——水准路线长度,km;n——测站数六、注意事项(1)每次读数前水准管气泡要严格居中。(2)注意用中丝读数,不要读成上或下丝的读数,读数前要消除视差。(3)后视尺垫在水准仪搬动之前不得移动

7、。仪器迁站时,前视尺垫不能移动。在已知高程点上和待定高程点上不得放尺垫。(4)水准尺必须扶直,不得前后、左右倾斜。七、实训问答1.水准测量中,转点有什么作用?答:2.水准测量中可能会产生哪些测量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如何消除或减弱它们的影响?答:3.水准仪在测站上整平后,先读取后视读数,然后由后视转到前视,发现圆水准器气泡偏离中心,此时应如何处理?答:八、观测记录表实训表2普通水准测量记录测自点至点天气:呈像:日期:仪器号码:观测者:记录者:测站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高程(m)备注+-校核计算∑a-∑b=

8、∑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