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近况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近况

ID:5286323

大小:1.60 M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近况_第1页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近况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近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2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Vol.14No.22012年2月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CMFeb.,2012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近况12于亚萍,指导:霍青(1.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存期5~20年,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1]已超过200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为止,左旋多巴仍然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具有起效快,减轻症状

2、明显等优点。然而,“替代疗法”只能改善症状,不能控制PD的进程,存在不良反应多且长期应用后药效衰减的缺点。而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传统中医在治疗原则、辨证用药方面体现了疗效稳定持久、毒副作用小的综合优势,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帕金森病;中药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12)02-0125-02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并进一步阐述了“阳虚动风”的病理机制:即阳气虚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津液不足→经

3、筋失其温煦及濡养→经筋发生异常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以静止性震颤、肌强运动→动风。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在笔者认为,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人到中[2]祖国医学中归属“颤证”、“振掉”、“颤振”的范畴。年以后,天癸竭,精气衰,气血阴阳不足,筋脉失养,1病因病机虚风内动,因此本病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养。“肝为罢极之本”,为风木之脏,肝风内动,筋脉肝”,此风为内风,若肝脏阴血亏损,肝风内动,动风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伤筋,血络筋脉

4、失于濡养,筋急不柔则可诱发筋脉动。本病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为阴阳气血亏虚,挛急、关节屈伸不利、摇动震颤。“诸暴强直,皆属于标为风、火、痰、瘀为患。标本之间密切联系,风、火、风”,此风为外风,风伤筋膜则筋急不柔,而发为筋脉痰、瘀因虚而生,诸邪进一步耗伤阴津气血。风、火、挛急。《灵枢·邪客》曰:“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痰、瘀之间也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转化。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指2辨证论治出拘挛的发生又与邪气恶血阻滞经络有关。王肯堂众多学者对帕金森病的辨证分型不尽相同,临《证治准绳》中有“此病壮年鲜有,

5、中年以后乃有之,床常见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痰热动风、血瘀生风、阴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治盛火,极为阳两虚5个证型。个别学者提出脾胃虚弱为其证型难治”的记载。孙一奎《赤水玄珠》阐述病机为“非之一,但脾胃虚弱实为血瘀、气虚、血虚、痰浊之本,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故应别论。因本病属风象,熄风止痉针对风动生颤火,虚则肾亏”。清代高鼓峰在《医宗己任编》中则的机理,业已成为医家首选的治疗法则,故临床对各认为颤振者“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故为之振证型的治疗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熄风之法,同摇,

6、而不能主持也。”张璐在《张氏医通·颤振》在时应重视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概括系统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本病多因风、火、起来,常用的有以下4种治法。[11-12]痰、瘀、虚所致。2.1培补肝肾滋阴熄风法结合古代中医对颤证的研究,现代医家对本病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互相滋养,则精血的病因病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陈德润认为,肝肾互生,中年后肝肾自亏,水不涵木,则致肝风内动。[3]阴虚和虚风内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人过四十,此法适用于素体阴虚,年龄偏大,肝肾不足者,症见肝肾之阴逐渐亏虚,精血不足,筋脉失其濡养,

7、发为表情呆板,肢体或头颤振,震颤幅度大,或肢体拘痉,震颤;因精血不足,脑髓不充,阴不制阳,阴虚阳动,活动笨拙,步态拖拉,言语謇涩,形体消瘦,头晕耳[4]阳动化风,故虚风内动。廉全荣认为肾精不足,气鸣,失眠多梦,或头痛、盗汗、口角流涎、腰膝酸软、耳血亏虚,不能涵养肝木,致虚风内动,震颤由是而生。鸣耳聋、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舌体瘦小、舌红少苔、[5]武继涛认为脾虚痰瘀内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脉细弦或细数,方取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6][13][3]安丽芝等认为痰火内盛是其基本病机。杨明会合大补阴丸或大定风珠加减。药选熟地

8、黄、山[7]等认为肾虚血瘀是本病之本,由虚致瘀,其发病与茱萸、枸杞子、制何首乌、生龙骨、生牡蛎、天麻、钩[8]肝、脾密切相关。何建成提出本病发病有“毒”的藤、僵蚕、全蝎、蜈蚣、龟板、沙参、麦冬等。[9]因素。鲍晓东认为,风寒之邪入络贯穿于帕金森2.2益气养血熄风止颤法[10]病的全过程。张建斌等提出了“阳虚生风”一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